纠纷不断根源何在?
而特许经营高速发展的同时,近年来却“事故”频发,从ONLY加盟商进京申诉,到棒!约翰的加盟商提出仲裁,再到众多知名连锁酒店靠加盟费实现盈利而引发加盟商的反弹。近一段时间以来,由加盟商维权引起的纠纷不断。
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报告》中也提出“加盟费难收、投资意愿减弱,加盟商维护难度增加”成为了行业内最主要的问题。
柏文喜认为,特许经营的核心价值在于特许商的品牌张力、经营管理、以及特有技术等等,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帮助企业提升服务质量。但特许经营在中国落地之后不可避免的带有一些中国特色。
“比如,现在发展非常快,机会非常多,很多企业把特许经营当做一种短期行为。有些特许商为了圈钱,不考察加盟商的资质,只要交钱就让你来做。而企业自身的实力也很不成熟,当经营出现问题的时候,往往支持系统不够,品牌、物流、售后服务跟不上,造成了加盟店亏损。”
“另外,像国外的易初莲花、7-11这种加盟连锁,在拓展加盟商之前都要做事先的规划,一般5公里之内或者说30万人口支持一个店面,保证足够的客源。但国内好多特许经营企业不做规划,只要交钱就让你来加盟,甚至有的加盟店之间出现门对着门的情况。据了解,国内有90%的品牌都属于这种只顾着收钱的企业。”
而行业监管的缺失,也造成了大量投机者的泛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加盟部部长苏霜告诉网易财经,“目前行业的准入门槛确实还偏低,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只要有两家直营店,经营满一年,在相关部门备案,就可以开展特许经营活动,当然不排除有一些专门骗取加盟费的企业存在。”
“而且在中国还面临的一个普遍情况就是,监管有困难,尽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具体在执行的时候会有难以落实的情况。”
中国政法大学特许经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维华介绍,目前特许经营行业的相关法规主要是商务部颁布的“一条两法”(《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但目前法律的执行力度还很弱,有很多不备案的企业在从事特许经营,假冒伪劣特许人的欺诈现象仍十分严重。
行业拐点是否来临?
《报告》中提出,2010年特许企业销售增幅普遍低于店铺增幅。与2009年相比,很多业态的销售增幅有较明显的下滑,其中,综合零售、餐饮、经济型酒店、洗衣、教育培训的销售增幅下降明显。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