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受挫,但扩张依旧,这家争议中奔跑的公司继续等待“钓到大鱼”的瞬间
作为神州租车的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陆正耀的爱好之一是打麻将。至于水平,摸一张不用看就知道是什么牌当然难不倒他,他的自我评价是,“早已超越了出神入化的阶段”。
比打麻将更让他兴奋的是,在过去几年里,他也摸准了租车行业在中国崛起的机会。
虽然租车行业在不少国家已经相对成熟,但在中国,这是一个被视为朝阳行业的新领域。罗兰贝格的数据表明,到2015年,中国汽车租赁业的总营收将从2010年的约25亿美元增长至61亿美元。而在2010年,美国市场的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210亿美元。
这让越来越多的玩家对这个领域虎视眈眈。陆正耀的竞争对手除了一嗨租车的章瑞平和至尊租车的何伟军,还包括房地产老板(如链家前创始人曹晖和他投资的车速递),以及之前依靠卖车起家的汽车经销商集团(如广汇汽车服务和庞大集团)等,国外的租车公司如AVIS和赫兹也早已在中国布局。
但没有一家能像神州租车这么风生水起。无论是车队规模、网络覆盖、客户数量还是收入,神州租车都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截至2011年12月31日,神州租车车队规模接近2.6万辆,是行业第二至第九名车队规模的总和,超过行业第二名车队规模的3倍。
与此同时,也没有一家租车公司背负了如此之多的质疑。看看这家公司身上的标签就知道了—价格杀手、烧钱扩张、高负债率、车辆出租率低等等。
这些声音当然也传到了陆正耀的耳朵里。如果说他一直在等待机会证明自己的话,没有比上市更好的方式了。
今年1月18日,神州租车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赴美上市申请,成为2012年首家启动赴美上市的中国公司。如能成功,神州租车不但会成为首家赴美上市的中国租车公司,资本市场的认可也会让之前的诸多争议暂时平息。
但事与愿违。这次,陆正耀伸手摸到的并不是他最想要的那张牌。
上市铩羽而归。
4月25日,在即将挂牌前夕,神州租车突然宣布暂停在美国市场的IPO发行。
5月24日,神州租车又撤回了赴纳斯达克的上市申请。同一天,我们在神州租车位于望京的办公地点见到了陆正耀。几天前的周末,他在公司三层的休闲区搞了个烧烤聚会。那天他酒喝多了,直到采访时他的嗓子仍然有点哑,还有点发烧。为了提神,陆正耀手里的香烟一根接着一根。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的表达欲。
在他看来,如果说上市不成有什么好处的话,恐怕就是他终于不用保持缄默,可以开始说话了。
有人哭了
租车行业并非只进不出。王忠玉就是一个例子。他两年前在北京经营租车业务,但起步不久就遇到经营问题而不得不将车队清盘。现在他的判断是,“中国租车行业之前是在沉睡期,现在刚刚被唤醒,要做起来,还需要5-10年。”
陆正耀和神州租车显然走得更快。
4月12日,陆正耀和上市团队开始了在美国的路演。“路演一般一天6到7场,我们基本上是8到10场。从早上6点15分一直到晚上8点,每场一个小时,讲完了以后要马上跑,去下一个地方。”他说。为了赶时间,有时候他们还会租公务机奔波在去见投资者的路上。
回头来看,这是一次优势和劣势都很突出的路演。
神州租车的招股说明书中,中国被称为“全球增长最快、潜力巨大的租车市场”。在一组中国与美国的对比数字中,美国有驾照的人数为2.1亿,汽车数量为2.54亿辆。而在中国,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51亿和6100万辆。那些有驾照而没有购车的人,被神州租车视为自己的潜在客户。
而另一组数字说明,神州租车确实在越来越快地将这部分潜在客户变成真实的存在。2009年底,神州的客户数量不到4万人,2011年底增长至45万人,车队规模也在同一时间段内从692台扩大到接近2.6万台。由此带来的是神州租车收入规模的突飞猛进,2009年,收入只有5400万元人民币,到了2010年达到了1.43亿,而2011年,这一数字已经飙升到7.76亿。
但漂亮的数字背后,神州租车的劣势也同样明显,即高负债率和尚未被证明的盈利能力。2010年,神州租车的负债率是91.5%,到了2011年底,负债率已经高达95.4%,高于国内其它的租车公司。与此同时,到2011年底,神州租车的利润还是负数,直到2012年的第一季度,才出现了80万美元的盈利。
为了打消投资者的顾虑,陆正耀用国外租车公司的数字来为自己辩护。他注意到,赫兹的负债率在85%左右,而AVIS的负债率跟神州租车不相上下,在95.5%左右。他想让投资者相信,高负债率是租车行业本身的普遍特征,而不是神州租车独有的问题。
“为什么全球的租车行业负债率都高,最重要的是因为这个行业的资金效率比较高。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资金投入到产出期很短,从买一辆车进入到车队里头到产生回报,周期很短;第二是整个资产的变现能力很强。”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