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合用户纵容“围攻吧”
林立洋的同学刘泽(化名),近来也在受网络暴力之苦。
不过,他的“受苦”方式不是由“标题党”或“泄愤帖”引发的心绪愤懑,而是在某大型搜索网站的贴吧中,竟出现了集中“围攻”他的主题贴吧,从去年10月至今,他一直投诉无门。
2010年,口才出众的刘泽,曾在网上策划创办了一档原创脱口秀节目,如今其微博已有9万多粉丝。他的节目在视频网站上,点击量几乎超过了10万。
声名鹊起的同时,烦恼也在见长。去年,刘泽无意间发现,有人在某贴吧上建立了以他的名字为主题的贴吧。更令他吃惊的是,吧内大量帖子都在讽刺他,个中不乏人身攻击和侮辱谩骂。
记者发现,贴吧内大量帖子都围绕刘泽在节目中的一些“哈日”言论,进行人身攻击。攻击方式花样百出:有网民改编了漫画,将刘泽描绘成一个哈日邪教的教主;有网民通过制作图片,来讽刺刘泽的身材;甚至有网民扬言要“泼硫酸”,来威胁他和家人的安全。
“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但不能威胁我的家人。”刘泽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如果在现实中,他可能选择起诉或报警,但对贴吧里的攻击,毫无办法。“我们早就试图联系这个网站,想删除个别过激的围攻帖,但网站工作人员表示无能为力。”刘泽的父亲无奈地向记者表示。
“这其中想必也有网站利益作祟。”刘泽表示。就他所知,在一些流量较大的贴吧中,会有广告商被显示出来。即使没有直接经济收益,也有一些网站为了“粘合用户”,纵容贴吧中的不当行为。
中国青年报记者检索发现,同样的情况,不仅出现在一家贴吧中。在各大门户网站的新闻跟帖区,经常可以看到大量攻击帖。这些充斥着戾气的帖子,不仅没有得到处理,而且长时间留存,甚至形成了一些门户网络产品的“特色”。
“匿名、免费的网络环境,使一些人丧失诚信,所言所行的随意性、攻击性很强,成本却很低,几乎没有什么代价,因而尝到暴力的乐趣;个别人的暴力言行未及时得到制止和惩处,引发其他人效仿,逐步形成群体暴力。”在谈及网络暴力的成因时,天涯社区总编辑胡彬如是说。
林立洋一直记得,法国社会学家勒庞在他的名著《乌合之众》中描述的一幅场景:“形成群体的个人会感受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这使他敢于发泄出自本能的欲望;而在独自一人时,他是必须对这些欲望加以克制的。群体是无名氏,因此也不必承担责任。”
“网民的情绪有时是非理性的,需要引导。当他们在你的地盘上攻击、谩骂、诽谤他人甚至‘约架’时,网站作为地盘的管理者,是否也有义务来维护基本的公序良俗呢?”林立洋问,“是不是有一些东西,比网站的流量更重要?一些网站有没有智慧,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些?”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