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本是义乌圣诞用品订货旺季,但今年遭遇“寒流”。即使与去年相比,欧洲订单下滑依然明显。
尽管义乌上半年外贸同比增长21% ,但“义乌小商品指数”连续4个月低于“枯荣线”,义乌不少企业主已经放弃低端产品价格站的一贯策略,开始谋求转型升级,等待市场回暖。
去库存压力大
7月23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义乌小商品城采访发现,部分商户户主无所事事,靠玩游戏、看视频打发时光,有的两三天没有一笔生意成交。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义乌江东货运市场看到,往日运营繁忙的货运市场显得冷清许多。根据义乌运货市场提供数据显示,6月份,义乌江东、江北两大货运市场完成运货量236795吨,环比下跌8.44%,进场车辆13303辆,环比减少7.68%,
一家义乌运至南昌的运输线路17.5米车型,5月份发车频率1车/天,6月需要2.5天才能发一车。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多位摊主,他们认为今年上半年与往年生意最好时相比,订单下滑三成以上。
36岁来自江苏的商户陈文军说,“除了外部因素之外,与前两年虚假繁荣有关,2010年很多订单来不及生产,企业纷纷扩张,导致产能过剩,现在都在挤泡沫。”他认为到明年下半年,义乌小商品城的销售才会逐渐复苏。
“从2010年的广交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的苗头。”陈文军说,今年春季广交会人气很淡,在历来“人满为患”的广交会,今年不再拥挤,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陈文军说,今年义乌市场的库存比较严重,所以补货量比往年有所减少。今年欧洲经济一直没有恢复过来,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当地人都在节衣缩食,在礼品采购方面更加精打细算,因此,今年总体上义乌圣诞用品出口会有所下降。
做五金的商户傅子金说,没法跟去年比,欧洲订单下滑最明显,做了近10年生意,感觉今年最难了。“以往这个时间,后面两个月的订单早已安排满满的了,两三个集装箱的订货量都有了,今年有一个集装箱的订货量就不错了。而且对方会把价格咬得很死,商户利润所剩无几。”
但今年义乌小商品城的客户也出现新的变化,新兴市场国家成为采购的生力军,来自非洲的客户咨询得比较多,但非洲客户砍价比较厉害,比较喜欢低端的产品。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