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马自雄也提醒说,民营资本在进入前,一定要考虑清楚政策风险,目前政策的延续性,未来可能产生的政策变化因素都必须考虑清楚。
他回顾自己在金桥学校这十年经历中受到大大小小的政策冲击就不下5次。“2007年《新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国家对全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实行全免,同时加大对公办学校教育的投入,特别是后来又推行了所谓‘高位均衡’,当时这是个好事情,但是从客观上对民办学校产生很大的冲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国家并没有对民办学校有一分钱的投入。”
以目前的学前教育为例,过去几年在国家对教育整体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不少民间资本进入学前教育领域并得到不错的发展,诸如红黄蓝、艾毅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也成为学前教育市场的强劲新生力量。
但随着“入园难、入园贵”问题的日益凸显。为解决这一问题,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颁布,尽管在意见中仍明确表示“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幼儿园”,但同时还指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并将扶持民办幼儿园的重心明确为“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中国儿童产业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对此表示,近一两年各地方政府纷纷加大公立幼儿园的投入,在民办幼儿园方面,不少地方甚至设置了准入门槛——即减少审批新建中高端公立园,并通过限价的方式发展民办普惠园。这种来自政府层面的制约就导致不少定位于中高端的品牌幼教机构在异地扩张中遭遇很大阻力。
除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也有空间,关键要与公立学校做好区别,目前公立学校办学相对比较单一,很难满足多样化的需求。而高等教育方面,除了投资资金量要求比较大,也更需要有明确的办学思路。”储朝晖表示。
不过,马自雄也提醒后来者一定要做好前期调研。“现阶段的办学压力和办学成本都与以前不一样了。而且以前民办学校的优势在于办学思路、教学环境以及硬件投入等方面,这几年随着公立学校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民办学校此前的一些优势都在渐渐消失,目前我们也只有靠更加灵活的机制来办学。”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