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行业在过去5年内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连锁经营商在通过高科技手段将销售额最大化。同时,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市场格局越发精简。连锁模式依旧面临着各种挑战,流行趋势的变化、行业的泡沫、消费者的众口难调等等。虽然2013年连锁行业未必会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目前也可以看出一些趋势性发展可能会在2013年造成巨大影响。
把连锁做成地产
当经济影响到美国南部时,那里的连锁业也受到了影响,随后,东部、西部和北部重蹈覆辙。市场的疲软让很多连锁经营商向海外发展,他们也得到经验,要发展连锁店必须先发展区域。很多连锁经营商已经放弃了在本地之外的市场持续走访,并考察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特许加盟候选人的资质,转而向在当地市场深耕多年的开发商以合伙人形式寻求合作——后者无疑更了解当地市场、文化,而且能在短时间内把店面开起来。
过去的教训已经很清楚:连锁经营商在经过某个区域几年的业务增长后,在进行新的区域开发时又要研究新的区域标准。研究公司Frandata的数据表明,目前超过50%的特许经营连锁业务由地产商掌控,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在扮演区域开发商的角色,构建区、郡、甚至整个州的连锁业务。
“连锁经营商正在认识到与区域开发商合作的优势。”Bret Lowell说。他是法律公司DLA Piper在弗吉尼亚州雷斯顿办公室的合伙人,也是畅销书《特许经营,地产连锁》的作者。“当Cye经营者开设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店面时,他们不再需要介入销售过程,也不用同五六个特许经营的业主分别打交道,这些事务都可以交给区域开发商来做,大幅提高经营效率。”
把连锁做成地产业务的其他经济优势也显现了出来:银行都喜欢给发展轨迹良好的连锁经营者贷款;与经验丰富的区域开发商合作,经营风险远远低于在新手特许加盟者身上孤注一掷。Lowell相信即便经济好转,租赁业务复苏,连锁经营商仍然会青睐与区域开发商、地产商深度合作的模式。“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高效的追求会使这种模式一直持续下去。”他说。
Mark Siebert是家居设计公司Homewood的CEO,也是iFranchise连锁集团在伊利诺伊州指定的区域开发合作伙伴。“地产的饱和空间还很大,而房东总是咄咄逼人地开价,所以连锁经营商指定某一区域开发商为合作伙伴的模式会一直持续下去。”
店面重组大行其道
“店面重组”(Refranchising)指的是母公司将收入不佳的自有连锁店出售给特许经营的连锁加盟商。出现店面重组情况通常意味着公司运营状况的不景气,但近几年来情况有了变化。许多连锁餐厅开始通过店面重组为自己做减法,汉堡王、必胜客、肯德基、ampm等知名餐饮机构已经尝到了店面重组的甜头。2011年,墨西哥风味快餐Taco Bell宣布将对旗下400家连锁店进行店面重组。
洛杉矶Trinity基金管理公司运营合伙人Kevin Burke在过去20年中,已经通过店面重组模式获得数十亿美元的资金。他认为这种模式会生机勃勃地发展下去。“最初连锁经营商进行店面重组是为了筹钱还债,但现在这成了战略举措。”他说,“每个连锁店的运营者能力各有千秋,有的擅长运营品牌,有的擅长做产品,还有些是战略家。未必人人都要去运营店面。从母公司的战略眼光来看,把人放到最擅长的地方才能达到最优的效率。”
店面重组模式的流行也与经济刺激因素相关。坐收特许权使用费远比一个个卖妙芙蛋糕和三明治来得容易,证券分析师对特许权使用费的研究热情远高于销售额。当一间连锁店需要重组的时候,经营者也开始质疑投资50万~100万美元来进行重新改造的收益到底能有多少。如果直接卖出店铺,这笔店铺改造费用就由特许加盟商来付账,而经营者则坐收特许权使用费。“如果亲自去运营店铺,在销售环节要操心的事情太多。连锁经营者已经意识到,收版税是最简单有效的玩法。”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