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柴尔德大道的两旁绿树林荫、咖啡店林立;以大阳台为特色的包浩斯建筑竖立两侧;行人缓慢阔步在绿荫步道上。这条贯穿以色列最大城市特拉维夫的悠闲大道,是以色列新创公司密度最高的圣地。
据统计,光罗斯柴尔德大道周边1平方英哩的土地上,就塞进600多家大大小小的新创公司。其中,大多数是软件科技公司。
拜以色列国防军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于发展尖端武器装备、培育科技精英之赐,大量技术和人才扩散至民间领域。这些新创公司多是军方各类资源扩溢至民间的“枪杆子出钞票”典范。以色列军队俨然成为一座“企业家大学”。
8200部队联谊会
31岁的新创公司创办人盖许(Guy Gaash)就是典型案例。
2年多前,盖许常在以色列和美国间当空中飞人。每次在机场购买免税商品时,他总是纳闷,这些商品到底有没买贵?他灵机一动决定创业,藉由在军中学到的技能,开发手机应用程序,扫描商品条形码后,能立刻现场比价。
创业过程中,空军情报部门退役的盖许,找上同是军方电子、情报部门背景的8200部队退役官兵联谊会。
当时,8200联谊会正在执行“创业家暨创新援助计划”(EISP),帮助像盖许一样的热情青年,打造企业“钱”景。
密集受训半年后,盖许终于成功开发出产品,创立“空中血拚”(Shopnfly)公司,并在欧洲展览会上崭露头角。
“我们是以色列第一家协助新创公司创业的育成中心,”EISP项目经理葛莱斯纳(Yinon Glasner)说,至今已成功辅导60个新创企业、募集4000万美元创业资金、雇用2万名员工。其中,有七成已是以色列新创企业中的领导品牌。
成功催生出不少新创公司,让8200部队联谊会不再是退役士官兵纯交际应酬的同乐会,而是汇集庞大的部队人脉网络,拥有可观的资源网络库,可活化经济和社会动能。
对于男男女女都要当兵的以色列人而言,无论后来职业是走哪一条路,军中的表现和人脉关系,永远是他们一生的财富。难怪每个以色列人都爱当兵。
目前以色列总共有5000多家新创科技公司,约23万名人受聘于高科技业;高科技业一年产值占以色列出口总值的1/4。美国纳斯达克(NASDAQ)总裁葛瑞菲尔德(Robert Greifeld)曾说:“除硅谷外,以色列拥有世界上最集中的高科技公司。”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