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商道·《相信中国·寻找百度》连载(8)
本期提要:李彦宏与好友选定了两家。经过一番明察暗访,投资商注资120万美元,占去了百度25%的股份。
VC对李彦宏露出满意的笑
李彦宏他们最终选定了两家投资商。VC是玩钱的高手,他们对技术本身不见得有多精通,但商业敏感却超出常人。在硅谷,商业模式相似的创业计划满天飞。在同样的创意撞车时,聪明的投资者更关注的是执行这个计划的人。
投资商与李彦宏、徐勇坐在一起,他们对这两个中国人要做的事情很认同,一说起来就非常兴奋。兴之所至,投资人问:“Robin,你多长时间能够把这个搜索引擎做出来?”李彦宏想了想,说需要6个月。对方想大干快上,说:“多给你钱,你能不能做得更快些?”这个问题让李彦宏措手不及,多给钱,当然是好事,但他还是迅速地拒绝了对方的提议:“我不能这样做。这个必须让我想一想。”对VC来说,李彦宏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答案,这个年轻的中国人,对需要承诺的东西是极为认真的。李彦宏承诺的是6个月,事实上,他们用4个月就做出来了。
谨慎的VC当然不会对他的技术能力置若罔闻。他们问李彦宏:“在搜索技术方面,你认为谁排在前三名?”李彦宏列出了包括他原老板威廉·张在内的三个人,出于中国人的谦虚,没有提到自己。投资人又问:“你和他们熟吗?”李彦宏表示都认识。在其他投资者继续与李彦宏聊天的时候,有一个人离席,李彦宏也没有在意,过了一小会儿,他回来了,带着一种满意的微笑:“Robin,我刚才打电话问了一下你提到的威廉·张,他说,在搜索技术方面,排在世界前三位的专家中,一定会有你。”
本来要融资100万美元,但VC们怕他们不够花,执意给了120万,占去了百度25%的股份。随着百度的赢利与上市的骄人战绩,这一笔风险投资是他们有史以来在亚洲最成功的一次投资。
几个研究生拿到了部分期权
1999年12月26日,冬天的北京已经很冷了,再赶上一个阴天,显得有些萧瑟。正在中科院读研究生的崔珊珊骑着自行车,赶到位于北京大学西南角的资源宾馆。在资源宾馆的大堂,她见到了李彦宏,这位被称为Robin的海归,脖子上戴着一条金项链,大冬天的穿着件白色T恤短袖衫。
李彦宏是25日回国的,此前,百度公司已在开曼完成了注册,并在国内注册了它的全称“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而徐勇早就回来了,做了些前期的筹备工作。李彦宏回来的第二天,就在北大和清华的BBS上发了招聘软件工程师的帖子。那一天,来面试的有好几批。最感到有意外收获的是郭眈,当时在北京交大读博研三年级,那天他是陪朋友来,为人家壮胆。
崔珊珊见到Robin的时候,表明自己是想做实习生的,她那时候还有半年才毕业。但2000年1月1日,她接到了一个电话,给她的却是带薪实习的职位。这导致她的这个“实习”比预期的要花去更多时间。好在论文基本上写完了,在7月正式毕业的时候,顺理成章转为正式员工。而本来陪人来面试的郭眈,在回去的路上,就接到了徐勇的电话,问他是否愿意加入百度。最终,他也来了,以至于到现在仍然没有博士毕业。那次面试,他们还招了北大研究生三年级的雷鸣和北邮研究生三年级的王啸。这几个人,当时拿到了数量不等的百度期权,只是,谁也没有觉得这意味着什么。(未完待续)
明日提示:李彦宏寻找到的第一位员工是北大副教授刘建国。这个寻找的过程就如在华尔街寻找风险投资一样,双方都小心翼翼,反复权衡。已在IT界颇有名气的刘建国愿意到李彦宏麾下效力吗?敬请关注每经商道·连载(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