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的日子总是难熬的。起步时,公司只有三个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如何发展?黄小川和他的迪思愣是从别人不愿意接的小项目开始,从其他公司认为的“杂事”做起。
迪思终于迎来了第一单,帮助思科做本地化翻译。谈到这一单,黄小感慨万千,当时苦于没有项目,黄小川找到了思科。起初,对方并不信任黄小川和他的迪思,将信将疑地把一份英语资料发给黄小川作为考核测试。而迪思出色地完成这个项目,把一份已在美国发布的新闻稿翻译成符合中国专业习惯和新闻要求的新闻稿。这一单的收入虽然只有区区几百块钱,但这对于举步维艰的迪思而言,意义重大。正是凭着这份翻译稿,迪思赢得了思科这个国际化大公司的认可。思科的肯定给了黄小川莫大的信心,他决定继续自己的创业梦想。黄小川认为,无论单子大小,只要得到对方的认可,都是对公司专业能力的一种肯定。黄小川的这种专业精神促成了迪思和思科长期合作,从零散项目到全面服务,双方合作越来越密切。

这两次危机促使黄小川开始思变。黄小川意识到将公司的发展仅仅维系于一个行业,风险很大,他下定决心改变这一被动局面。迪思开始转型,业务范围从IT业向房地产、汽车、金融、快速消费品等行业和领域拓展。业务向外延伸的同时,迪思服务的核心理念也发生了变化,从单纯的市场执行角色向咨询顾问角色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