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门槛甩掉跟风者 水培花月利万元
丁俊明两次发现商机,两次被人模仿。
第一次是花瓶生意。老家山西闻喜盛产玻璃,占全国三分之一,花瓶、鱼缸、酒具……应有尽有。1998年时,多数企业做外贸,国内市场没人做。丁俊明背几十公斤样品,拍了一影集照片,只身闯上海,批发市场、咖啡店、酒店……一年多,赚了30多万。麻烦接踵而来:同乡纷纷模仿,价格战乌烟瘴气:高25厘米、能插40枝康乃馨的花瓶,批发价由20元跌到12元;8厘米高、能插1枝玫瑰的小花瓶,由3元降到1元。
第二次被模仿的生意是生态鱼——鱼放入花瓶,加入固体氧密封,不喂食能活2年左右。鱼要选耐缺氧、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的;要给鱼、瓶器消毒。买鱼做试验用了1万多元,20多款生态鱼有10多款滞销,包装盒又损失了好几万块。一番折腾,丁俊明懂了三件事:哪种鱼最适合;花瓶和鱼搭配,哪种最俏销;哪的包装质优价廉。生态鱼火了2年多,赚了20多万,模仿的又来了,批发价30元降到6.5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