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重构价格。在做定价时,同样有四个问题需要企业考虑透彻。第一是这个定价是否卖得动产品;第二是能否多卖;第三,渠道商是否有积极性愿意卖;第四,是否有优化的空间来提高价格。
史玉柱推出的黄金酒曾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于是携手五粮液签下高端功能性白酒国礼黄金酒30年的营销权,打算复制成功。可惜黄金酒铺好的渠道与国礼黄金酒的定位完全不符,根本无力销售这一贵族产品。2011年,史玉柱及其团队制定了让利经销商的价格策略。国礼黄金酒的市场价格1688元,虽然贵了些,但是给一级的价格是420元,给二级的价格是680元,给终端的价格是780~800元左右,各阶段的利润十分丰厚,大加增强了渠道驱动力,在一线市场大获成功。所以说,品牌认知一类都可以撇开不谈,让经销商愿意卖,并且乐意持续卖才最重要,利益驱动才是项目的核心价值。
第三步,重构“渠道”动力。用价差获得层级渠道的支持是渠道动力体系的主要手段。比如,一厂家把二批的利润降低,抬高终端商的毛利空间。这样做的好处是,顺应“决胜终端”的潮流,容易招商,但从供求关系来看,因为二批利润不高,且渠道层级较多,会对渠道管控埋下渠道纵深冲突的隐患。
所以企业在设计CYE渠道动力时,不仅要给各级渠道以较宽裕的利润空间,还要尽量减少价差层级,否则当层级过多,会导致层级利润减少,渠道商推销积极性不高,以及厂家管控隐患等问题。
第四步,重算“成本”概念。如果一个产品最后的利润只有定价的10%,怎么来实现规模销售?利润是定价的10%,如同在刀尖上跳舞,要是稍微不小心就会亏损,如果要避免亏损,就必须出推出更低价格的产品或服务,然后扩大规模,以此来实现价格的细微变化,也能带来的利润率的增长。有时候,150家渠道经销商可能只会给你带来营收平衡,但如果是800家甚至更多的经销商,往往就能将你的企业规模和销售纯利润拉上更高的台阶。
第五步,重新定义产品价值。谈到产品价值的最大化,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压缩成本、高价出售?但是为什么不能免费送给别人呢?如果免费,那么获取的是什么?可能获取的是客户,甚至其他更多的东西。今天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奉行的快速成的法则是什么?是免费!我们形成短期价值是为了更长久的价值、更长久的利益回报。
第六步,重新思考“渠道倍增”。短缺时代的串货、乱价已经不复存在。之前我说过,渠道增3倍,销量增3倍,现在我要说渠道增3倍,销量要增5倍。
卫康集团是5年前保健品市场蓬勃发展时期的行业巨子。随着产业的没落,我们建议他们转型开发特膳食品,攻坚住院病患自用产品市场。为了满足更多人的口味和习惯,我们研发了3种产品形态,5种功能产品推向市场。同时以医院为圆心,向周边扩散,从大超市、药店到便利店、礼品店以及各摊点等等均有相应产品可配套提供。这一业务设计为经销商创造了多元渠道。在产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通过不同的包装形式或设计改变,以不同的价格进入不同类型的渠道,从而让“销售倍增”,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
第七步,发现“按钮”。在资源少的时候,按钮变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找到品牌按钮,我们的传播价值是什么,如何让人记住产品?产品以什么形式去推广?如何快速认知产品?渠道如何快速爆破,公关怎么去做?终端销售如何建立?
盈利是企业的头等大事。当企业搭建出让自己和合作伙伴可以持续盈利、高速发展的盈利模型,并依靠高效的盈利复制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建设渠道、复制盈利时,企业就成为一个聚合器,足以吸引各路合作伙伴为自己发展生意,并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