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绝大部分创业公司都活不过5年?哪些原因让创业公司走向倒闭?
高春辉(卓越网创始人、ECSHOP 软件创始人,连续创业者):
1.托普科技的宋如华2000年的时候说,技术不等于产品,产品不等于商品。这个话我记得很深。虽然他远走美国。但这个话没错。从技术到商品,需要走很远,而从一个想法要到能被人认可,到能产生实际的价值和收入、利润,恐怕是一样的远。
有些人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低估了要遇到的困难,从团队到竞争到收入,再加上5分钟热情的消散,我相信90%的公司都倒在这前几步没走好上了。
我个人觉得,先想好自己创业为的是什么。再把能力÷2,资源÷2,困难×2加起来,再去琢磨是否可行。尤其要从你的目标用户群那里获得真实的反馈。
2.如果打工是一种修行的话,那创业更是一种扒皮级别的修行,哪怕一夜白头。你打工,干的不好大不了换一家,创业恐怕没有回头路可走,开始了就只有做下去,而且有好的伙伴还好,没有伙伴或者伙伴离你而去,更是要自己扛住所有的压力和痛苦。到时候员工不认可你,家人不理解你,痛苦与沮丧的滋味无人可分担,对人的意志真的是一种考验。
这个和性格有必然的联系,凡是求稳的人,创业前最好是想好了最坏的结果再去创业。个人觉得比较好的办法是,放松心态,在过程中求 Level Up,即使失败了也别觉得是包袱。
彭兵(程序员,互联网,创业):
创业两年失败,总结一下。
1.开源节流,钱一定要花在刀刃上,能节省的尽量节省,手里有更多的钱才能做更多的事,走更远的路。我当时创业时,首先就是弄了个不错的办公室,桌子、椅子都是用最好的,最近看了好几家做得不错的公司都还是几张破桌子拼凑的办公桌。
2.务实,想到一个点子,或是看到一个商机,首先是看看自己有多少资源,多大的能力,能做到多大,能做到什么程度,然后再决定要不要做。
3.生存永远比发展重要,都不能生存了还谈什么发展。
4.合作伙伴,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引入外来资金,不要轻易选择合作伙伴。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