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独特的市场眼光
关于福特的另一句名言是:“如果我问我的客户,他们要什么?他们的回答一定是:一匹更快的马。”假设福特先生当初是去与那些养马专业户展开角逐,结果会怎样?
在无数创业故事中我们看到,一个小公司所拥有的,仅是一部电话、一台电脑,或者一些其他不太费钱但是能使公司显得更成熟的设备。而创业者的主要精力,则放在思考市场上。这些人无一例外地拥有这样的特质:善于发现身边人群的需求,并利用自身优势创造出独特产品。
“我能做、我喜欢做、市场需要我做”,专注于独特而专业的产品。由于无力与巨头抗争,那些成功的小公司所做的事情,要么是发现蓝海,要么是在红海中寻找蓝海。而这不正是每个企业家最应该关注的话题吗?
最强手艺,最牛的员工
做出“全世界最小齿轮”的松浦元男的经验是,世界上存在可以进行的竞争和不可以进行的竞争。中小企业不应该在“价格、规模、品种”上争胜负,而应重视“技术、品质、财务”。其中,技术是第一位的竞争要素。
而在我们的经验中,成功小公司的创始人们几乎全是“技术达人”。对于小公司而言,市场与产品就是生命线,在这样的公司里,不存在满口管理理论,却对技术一窍不通的经营者。任何一个企业,最终都是靠产品说话。而把自己的产品做到最好,更加贴近市场,正是小公司们与大公司竞争的法宝。
公司越小,雇佣最合适的人才就越重要。另一方面,小公司能不能雇到最牛的员工?“高手在民间”。乾龙创投创始合伙人查立的求职建议是:“千万别看不起小公司,小公司中人人都可以是龙,大公司中人人都只能当虫。”小公司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往往更容易吸引那些特立独行的牛人们。
个性化管理渐成小公司标志
靠什么维持普通员工的创业热情?靠什么激发出技术人员的创意灵感?仅仅是靠薪酬制度?这是当前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的共同难题。
灵活的管理制度开始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小公司成长性的特性要求管理更具灵活性,任何一家小公司都需要制订出适合自身特点和环境要求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因此,我们在许多Cye小公司当中看到这样一些有趣的现象:不要求上下班打卡,不用统一着装,甚至(本文来源创业网-中国创业门户网站)连购买零食这样的活动也是由“一人一票投出来”的……管理就是管人心,小公司们拿不出激动人心的薪酬待遇,但人性化的管理能让创业激情更持久。
规范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并不矛盾。这就好比血和肉,也可以说是框架和内容,一座房子可以有钢结构的框架,那样会很坚固,但软装可以让房子变得浪漫和温馨,两者相互兼容。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