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转来了一篇网文,和我经历过的企业倒闭的过程惊人相像。过去这些年,市场上甚至流行着一种说法,叫VCPE靠管理费赚钱(因为项目都投失败了,没回报),创业者靠洗VC的钱赚钱。
即使我们怀着极大的善意。从过去几年团购和电商的极速膨胀来看。动辄五六千,上万人的企业。动辄以不断融资,绑架VC,只为上市去的企业,一旦上市失败,企业立刻陷入崩溃的边缘。从机构投资人,到CEO,到管理层,到普通员工,都各怀鬼胎,最大化其利益。看看24券最近的闹剧,可以宣布拔苗助长的模式可以休矣。
下面分享这篇文章,详细的描述了一个公司挂掉的整个过程。
“一个公司挂掉的过程,首先是牺牲利润表(具体表现是进价高于售价,赔本赚吆喝),然后是牺牲资产负债表(具体是开始打应收应付账款的主义,账期越来越长,发展到最后要供应商交押金,开始拖),最后是牺牲现金流量表(具体是只要能周转,不考虑成本、利息等因素)。
现金流量表折腾完了之后,摊子已经不能继续玩下去,要么增资(具体表现是增资扩股,引入第23456789-N轮投资),要么就清盘,由于已经在第二阶段烧光资产负债表,这个时候肯定是投资人要亏了出去,如果是股东的话,要一起死,因为清盘时,债权高于股权。
但是在挂掉的过程中,创始人不一定赔,创始人要洗钱,具体办法是增加关联交易,比如说,物流给舅子,装修给老表,就连食堂也包给小姨子,怎么滴也要洗出来几百万,甚至上亿,设计到批量服务的,具体做法就是做假单,比如假配送,送货不发货,按次数给钱,投资人蒙在鼓里,存货一件不少,现金嗖嗖的给出。
大股东要搞钱,一般有几个岗位是必须亲自来任命的,也比较好操作,首先是市场部,展会洗钱,然后是后勤,舅子姨子一大堆,最后是业务部门。
聪明点的大股东,绝对不会去搞银行账目,都是抓小放大,积少成多,偷存货的都是小儿科,一抓一个准,一般是偷物流服务费用。
最高级的,是偷市场,什么是偷市场呢
比如说Cye大股东或者创始人,通过创业已经形成一定的客户群,但是目前客户群值多少钱,这个是没有一个说法的,那么大股东就在表外再搞一个产品线或者服务包,这部分是自己的私活,让投资人投的公司去做最艰难的市场开拓,自己的小九九跟着这个现成的客户群卖掉小玩意儿,比如搞个培训公司,典型的如境外的一些大型软件商,凡是大陆一换总经理,一定有市场公司跟培训公司洗牌。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