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走茶就凉
开始的时候李家明还以为是朋友开玩笑,对方说话慢条斯理但显得很成熟老练,“请问你是青岛开发区的李家明先生吗?”
“我是啊,你是哪位?”李家明开始有点不以为然,他每天会接到很多电话。
“我是青岛市纪委的,你现在有时间的话请你来一趟,有些情况需要找你了解!”
“你是计生委的吧?哈哈,你到底是谁?别装了!”之前经常有朋友冒充公安局或是彩票中心的,互相开玩笑,李家明以为又是谁在恶作剧。
“我是青岛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你可以看来电显示!”对方一字一顿的说着,语气显得不容置疑。
这个时候,李家明有点紧张了,他听出对方不是在开玩笑,更重要的是,他看到对面的刘主任也接了一个电话,而且表情严肃,神色紧张,他预感到要出大事了。
两个人接完电话,目光接触了一下,不约而同的走出办公室。谁都没有先说话,刘主任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笔的香烟,抽出一支,叼在嘴上,又问李家明,“来一支?”
李家明本来是不抽烟的,但他脑子已经有点混乱,就机械地接过来,也叼在嘴上。刘主任又摸出火机,自己点上,深吸一口,又长长地吐出了烟圈,把火机递给了李家明。
李家明从刘主任前后判若两人的动作已经判断出:他应该已经知道区长被纪委调查的事情了,否则他一定是先给自己点烟的。李家明的脑子一下子从短路恢复了正常,他摆摆手,没有接火机,拿出叼着的烟,说句:“我不吸烟,我有点急事,我先走了。”
李家明进办公室前,把香烟不动声色地捻碎撒在垃圾桶里,进去让秘书周军继续了解情况,做好记录,自己向其他人打个招呼,就冲出门外。
身后的刘主任又深吸一口烟,仰天长啸后马上打电话把情况报告给了物资公司的孙总。电话那边的孙总其实昨天就知道王区长出事了,所以今天才没有出面。
走到门口的时候,物资公司的司机小谢看到他(来的时候也是他接的自己),一如既往地笑脸相迎,“李主任,您要出去,我送您啊!”
“不用了,兄弟!”李家明的兄弟二字脱口而出。
小谢有点一头雾水,之前李主任都是叫他小谢的,怎么今天改称兄弟了。小谢心情大悦,看着李家明行色匆匆地走远,情不自禁地吹了几声欢快的口哨。
2
经历了在出租车里五颜六色和七上八下的各种情况的猜测和分析,真正坐在纪委询问室的时候,李家明反而平静下来。
对方也是一个年纪相仿的询问员,李家明这时候早就把外交的职务对等的陈规陋习抛到九霄云外了,事后他意识到,能够到这里的官员的级别都应该比自己大很多。
询问的过程并不是很复杂。
“我姓张,张代波,是青岛市纪委的询问员,现在就青岛开发区区长王虎被举报的相关事情进行调查。请你如实回答,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你清楚吗?”
“清楚。”
“李家明,你是开发区管委会的办公室主任,对吗?”
“是的!”
“你以前认识王虎吗?你们两人是否有亲戚关系?你是怎么进入管委会的,又是怎么从秘书被提拔成办公室主任的?”
听到这个问题,李家明隐隐约约感觉举报的人一定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全面开花:包括任人唯亲或收受贿赂等。
李家明松了一口气,不慌不忙地回到:“我和王区长没有任何亲戚关系,我是通过公开招聘进入管委会担任秘书工作的。工作一年以后,因为原来的办公室主任被提拔为副区长,我被管委会常委会集体通过,成为办公室主任。”
“这期间,你是否给王虎行贿过?或者他有没有向你索贿过?”
“没有!”李家明很坚决地否定了,并补充道,“本来,我被提拔成办公室主任的时候还想向王区长表示感谢,但区长要求我要努力工作,为区内的企业服好务,就是对他最好的报答!”
听到李家明义正词严的回答,张代波脸上露出不易被察觉的一丝微笑,一边记录,一边继续问到:“那你知不知道其他人和他之间的非法活动,比如贪污受贿、权钱交易和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等?”
“我的工作主要是上传下达,沟通内外,完成办公室的服务工作。其他事情真的都不了解。”李家明这时候有点庆幸自己的“涉世未深”了。
“好的,今天就到这里,如果你想到什么问题,要随时向我们报告。你看下询问笔录,如果没有问题,请签字并按上手印。”
李家明认认真真地看完笔录,按下了他人生第一个也是印象最深刻的手印。
这一刻,让他的心灵终生深深地烙上鲜红的烙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绝对不能做任何作奸犯科的事情!
3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王虎区长的事情很快就在区内风声四起,除了任人唯亲(房地产总经理是他的小舅子,副区长是他的同学,财务经理是他以前在四方区的财政局局长等)和乱搞男女关系(和几个工会主席以及外面酒店的女老板关系暧昧)外,最大的问题出自收受巨额贿赂。
据知情人透露,王虎交待:因为自己掌握着开发区内土地的批租权,就成为很多开发商“攻关”的对象。表面上看,土地开发程序极为复杂,但实际上各个环节的一把手说了算。我是全区的一把手,自然说一不二。他承认,自己先后为十多个开发商谋利并因此受贿。
青岛有个地产开发公司,其董事长首先在土地批租上对王虎发动“腐败攻关”。为“尽快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和“建设物流中心”等项目,先后给他送了三次“重礼”,共计128万多元!
王虎坦言,开发商的“土地攻关”防不胜防。“1992年前后的招商引资的开发热潮中,大批开发商看到了制度缺陷和暴利空间。当时开发区土地部门成摞的呈批件送到我的办公桌上,让我难以分辨,加上有各级审查意见,我一一签名,让人利用。”
王虎说,开发商向官员“攻关”还有一个特点,即先托人牵线,请吃饭,交朋友,铺路子。他坦言,这是一种渐进式的“攻关”轨迹:由陌生变熟人,最后成为过从甚密、失去原则办事的朋友。回头看,以成本核算为天性的开发商,即使是朋友,也决不会把钱往水里扔。王虎承认,一些部门领导在政绩、人情和谋利心态的驱动下,容易被开发商“俘获”,与开发商结成利益集团。
“我到开发区担任领导工作时,地产市场秩序已很混乱。开始我试图清理整治,结果得罪了一些开发商。当然,正因自己本身不廉洁,才授人以柄,最终自取其辱。”
“告倒我的这家开发商1986年低价拿到大量土地,多年来圈地、晒地并以贷款和拖欠为主,形成大量的合同纠纷和烂尾工程。有一次我去台湾开会,该开发商跟到台湾,硬塞给我10万美元,说是在外购物的零花钱,我推辞,他又说暂借,在当时情况下我收下并带了回来。”
“回来后,该开发商找到我,说要对原地块进行重新启动或评估后由政府回购,并承诺如果我审批就将利润分给我10%。”王虎解释说,所谓重新启动,是指变相将地转卖给其他开发商;所谓政府回购,是指将未开发的土地评估作价2亿元,再反卖给政府。“我当时拒绝了他的要求。”
恼羞成怒的开发商,到北京请了两位律师。“他们以合作伙伴身份找我,提出威胁,要么答应条件可能因此获得几千万元的好处费,要么身败名裂。当我把对方在台湾给我的10万美元退还时,他们第二天即以此为罪证告我,同时威胁说,答应‘合作’就撤案,否则将置我于死地。”
“之后,他们很快就以土地违法批租为主要罪状举报了我。”
王虎反思说,开发商以影响政府的行政行为为特点寻租牟利,“从那些道貌岸然的不法商人可疑的谦恭后面,我看到了他们从牙缝里发出的残酷无情的冷笑!”
王虎的传闻很快就变成现实,涉及的相关人员纷纷落马,一时间,开发区内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李家明受到了双重打击:一是先前高大伟岸的领导形象轰然倒地,让自己的价值体系土崩瓦解;再就是幻想在王区长的带领下,通过自己努力工作飞黄腾达的梦想彻底破灭,他感到无所适从!
他没有料到的是,对他来说,危机才刚刚开始。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