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者了解,“太平洋系”正在一分为三,在南京、北京、上海成立三个公司—上海苏商建设集团、太平洋建设集团、北京长城建设集团。今年1月已完成注册的苏商建设内有国外公司股份,等整合完毕该集团注册资金将达10亿元以上,严介和将实现相对控股。
严介和表示:“中国的民企不能做太大,做大就会出问题。所以我把原先太平洋建设集团分为两条线,6个集团。一条是‘南京—上海—北京’产业、资本和政治圈,属于管理集团,上海苏商集团将是这个链条的核心;另一条是将太平洋集团下的工程、工业和投资三大集团独立,作为运作集团。通过这两条线进行交叉式管理。”
其中“资本投资环节将由上海苏商来完成,这还是我们相当薄弱的领域。上海苏商将成为与海外资本对接的渠道,向其他两个集团输送资金。” 严介和表示。
上海苏商建设集团4月20日的集团章程也显示:“集团根据生产经营业务的扩大及发展的需要,将逐步吸纳系统内外企业为控股和参股子公司,也可吸收以合同、协议、契约等形式与集团母公司、子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经济合作关系的企业为集团的其他成员企业。”
“此章程将方便严介和将太平洋集团的子公司向苏商集团转移。” 上海罗洁律师事务所律师顾志强说。
严介和告诉记者:“现在太平洋集团只是管理集团三个环节中的一环,负责江苏的业务。我选择在南京、上海、北京打造独立的三个集团,而不是一个集团的分公司。从某种程度上讲,任何一家出了事,都不会牵连另一家。上海是经济金融资本中心,如果把辽宁、内蒙古的一些项目资金转到上海,比起转到江苏,更加名正言顺。”
严介和如此坦露其分析考虑,不仅体现了他一贯坦诚率真的个人风格,也反映了一个现代企业家的智慧和谋略。
上海苏商集团从5月8日才正式对外宣布营业。按照苏商集团文化部的说法,苏商集团是一个全新的公司,该公司与太平洋建设是相互独立的两个法人实体。
苏商集团与太平洋建设之间有着无法割断的血缘联系,有无可能存在内线资本运作,是否能够做到真正独立?严介和面对此提问保持沉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