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始家族并不存在
公司总部后迁往多米尼加联邦共和国,行政办事处设在美国纽约,现任全球首席执行官为掌管瑞士共同基金15年的迈克尔·曼斯菲尔德(M ich ael Mansf ield)先生。
记者调查:记者通过多米尼加的朋友查阅了多米尼加电话簿(当地叫"多米尼加电话白页",类似我国黄页,工商登记企业上面都有),没有发现这家公司名字,更没有所谓瑞士共同基金执行官迈克尔·曼斯菲尔德的名字。据《中国经营报》的记者调查获知,资料中提及的Chevio t家族,其实并不存在。
多国央行支持更无稽
瑞士共同基金监管完全得到多米尼加政府许可。多米尼加政府建立了一整套综合管理体系,多米尼加中央银行和证券委员会确保银行和信托服务、证券交易经纪、证券投资顾问表现、服务和遵守国际标准。
记者调查:事实上,多米尼加没有自己的中央银行,只运用区域性银行---东加勒比中央银行的服务。这个区域银行成立于1983年10月,是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达、多米尼克联邦、格林纳达等八个岛屿经济圈的金融管理机构。
在美证交会查不到
同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美国纽约综合投资集团NYSE组、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BArr A公司(M SCIBarra )、摩根大通银行(J PMorgan Chase )、西方金融标准监管机构、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等建立全球金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记者调查:记者核查了众多企业名录,例如雅虎国际基金、列有全球超过2500万家企业信息的邓百氏(D un & Bradstreet )咨询公司名单里都不存在这个公司名字。依照惯例,邓百氏咨询公司不可能错过一家90亿美元的公司名单。"瑞士共同基金"一直声称在企业界有数十亿元基金,但在美国证交会数据库里无法查到"瑞士共同基金"。
海外发出投资警示
连日来记者通过互联网,查阅了大量海外关于"瑞士共同基金"的报道,发现其足迹遍及马来西亚、伊朗、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06年9月5日,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发布郑重声明,称国行没有发出接受存款的执照给"瑞士共同基金"。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及证券监督委员会在联合声明中指出,当局并不承认"瑞士共同基金"。该委员会提醒民众,提防购买"瑞士共同基金"及其推广的"瑞士现金"。
同月,瑞士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声明:"瑞士共同基金"没在瑞士注册。该投资基金与瑞士完全没有关系,而且由于有关活动不在瑞士境内进行,因此不受瑞士银行法令约束。
2006年6月6日,由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证监会)设立的投资教育网站也曾发布投资警报,指称网站地址为www. sw is scash。 biz的"瑞士基金"(Swis scash )为欺诈网站。昨天记者发现,"瑞士共同基金"网站弹出通告,称原有网站已经废弃,记者看到两个网站除了网址不同,在内容上毫无二致。
而就在去年同一时间,即2006年6月,瑞士共同基金正式登陆中国内地。银监会一人士据此分析,该基金的转移方向似乎很有规律,"中国内地的证券热基金热很可能方便了该基金的转移"。
瑞士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声明
2006年9月,瑞士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声明:瑞士共同基金没在瑞士注册。该投资基金与瑞士完全没有关系,而且由于有关活动不在瑞士境内进行,因此不受瑞士银行法令约束。
■名词解释
私募基金
又可以称为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与公募基金相比,两者首先在于募集方式不同,公募基金的募集公开,而私募基金是通过非公开方式;公募基金面向不确定的广大公众,而私募基金只对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公募基金对信息披露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而私募基金的要求则低得多。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臭名昭著的"量子基金"、"老虎基金",就是国外最典型的私募基金。
在我国,人们常说的"私募基金"其实就是"地下基金",是一种非公开宣传的,私下向特定投资人募集资金进行的一种集合投资,没有合法的定位。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将近上千亿元的私募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