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荣幸: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谨慎态度是负责任的
中国改革开放30年,除金融业外,其他行业基本上已是国门大开了。比方,中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以及庞大的外贸顺差、外汇储备,还有源源不断地引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这一切无不证明了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之高,而且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正在进一步被强化。然而,唯有金融业至今仍是中国经济对外开放进程中的最后一个堡垒,而且是最为坚固的一个堡垒,这是中国政府审慎的、负责任的英明决策。
准确地讲,中国金融业一直是在审慎的态度中对外开放,而且是循序渐进、积极主动的。比方,中国用QFII引入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来华投资中国证券市场;同时,也通过QDII鼓励中国机构投资者到境外市场适应环境、学会国际投资技巧。此外,还包括在国有控股的上市银行中引入大的境外战略机构投资者,让国有大银行尽快地适应对外开放的国际环境;还有尚未成行的“港股直通车”计划,这是让境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重要一步,也是让大中国证券市场一体化的有益尝试;还有让境外优质上市公司来华挂牌上市,这将是一种全新的、有益的尝试。
今天看来,中国对金融业的严格管制以及审慎的对外开放的步骤,是值得我们庆幸的。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阻断了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金融业的直接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