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之下,很多品牌在内地市场的扩张步伐,可以用上“激进”这个词语来形容。
数据显示,到今年8月底,包括登喜路、雨果·博斯、巴宝莉、菲拉格慕、巴利、古琦、路易威登等在内的15个品牌,在内地年度新开店总数达到80家。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奢侈品品牌销售总监说,内地经济复苏带来的强劲增长,加上消费者的支出也在复苏,让奢侈品牌备受鼓舞。其表示,新店的单店销售额超过了原有门店的销售额。
这位销售总监说,他们计划继续追加对内地市场的投资,并且计划今后开设更多的门店。
“对于奢侈品牌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制造稀缺性、管理稀缺性。”贝恩公司的合伙人布鲁诺·兰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他提醒说,对于奢侈品牌来说,定位是最重要的一步。“你不能像买白菜一样,想买就买得到它。”他拿出香奈儿的门店数据,强调说,这一品牌在中国内地只有6家门店。这是制造和管理稀缺性的一个典型案例。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登喜路和雨果·博斯的策略有问题,“要知道,男性商务消费者是固定的客户群,要想留住他们,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容易购买。”布鲁诺解读说。
当定位完成之后,奢侈品牌要做的是在执行层面面面俱到,在人才的选择与培养、确保投资回报以及支持服务等方面,都必须配合其定位。而这也正是奢侈品在内地扩张的瓶颈。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