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时间,中国内地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不涉及服务、酒店、餐厅、酒类、奢侈汽车和游艇、私人飞机)上花费的人民币同比增加近150亿元人民币,从2008年的消费1410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09年的15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0%。
从全球来看,中国市场仍处于领跑者阵营,中国所在的亚太地区独树一帜,美国市场的消费增长比实际经济复苏情况更高,曾经的奢侈品消费大国日本处于持续低迷状况。
境外购买仍活跃
知名战略咨询公司贝恩公司最近发布的《2010年中国奢侈品市场研究》显示,与去年大体相似的是,有56%的消费在中国境外进行,虽然内地消费占比持续增加,但比例仍只有44%。
选择境内和境外购买的理由各不相同,境外购买者中,价格低仍是主要的吸引因素;但很显然,境内购买者中,相当部分对价格不敏感,他们关注的是时效性,能够更快地拿到货品,以及有良好的购物体验,比如售后服务方便、尺码合适、有望成为VIP客户等等。
一些品牌洞悉了这样的趋势,它们进行了改进,比如增加吸引冲动消费的小件商品,与香港同步推出新品,以及降低营业利润率、抵消部分税收差异等等,这使得境内购买的吸引力有所提升。
对于很多奢侈品品牌来说,他们并不担心中国内地市场的潜在购买能力,一位奢侈品品牌的国际总监信心十足地表示,随着市场和消费者的不断成熟,国内消费的重要程度在未来将有所提升。
调查显示,中国内地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增长,仍然主要来自于新增消费者。奢侈品品牌发现,当它们新开门店后,能够创造出新的需求;此外,内地的新兴中等消费人群,也成为奢侈品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礼品馈赠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驱动因素,贝恩发现,随着匿名现金卡的普及,出现了新的趋势,即作为馈赠的品牌和产品出现多元化趋势。
奢侈品牌的百店计划
爱马仕前全球副总裁以及法国精品协会主席克利斯蒂昂·布朗卡尔特(Christian Blanckaert)说,一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奢侈品牌已经制定了它们在中国的十年计划,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到2020年,在中国内地市场开设门店总数达到100家。
这些奢侈品牌中,已经有一些先行者,远远地跑在了前面。贝恩公司的品牌访谈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8月底,登喜路就已经在中国内地市场开设了93家门店,紧随其后的是雨果·博斯,其在内地的门店数目为89家。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