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许宪春认为,装修、家具、家电等消费品销售增速比较低,也是消费减速的主要原因。
今年1月至2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零售同比增速为17.9%,与去年12月的增速相比,几近“腰斩”;建筑及装潢材料零售同比增长20.8%,较去年12月下降17个百分点;家具零售同比增速比去年12月下降14%,降至20.4%。
“从过去十年的数据看,这三个行业零售与房地产市场高度相关,每当房地产成交量下降,上述三个行业零售都是下降的。”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中国研究主管、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采访时指出。
北京和上海统计局3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房地产调控政策实施,房地产销售明显降温。1月-2月,北京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1.1%,上海下降31.3%。
同时,沈明高指出,汽车销售也与房地产市场相关,一方面是因为所谓的财富效应,二是因为房地产和汽车消费互相促进,很多人买了房子就需要车作为交通工具。
通胀侵蚀
政策扰动并不能解释所有的消费增速放缓。今年1月-2月,除了汽车和房地产相关行业,食品饮料、服装鞋帽纺织、体育娱乐用品、化妆品等零售均明显减速。
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从环比看,必需消费品中的食品类消费增速也在不断回落,因此,“消费增速下降是全方位的”。
“物价比较高,居民收入购买力下降,也影响消费。”祝宝良认为,通胀对消费的影响,不仅表现为不断攀升的物价导致居民实际购买力下降,持续存在的通胀预期还严重挫伤了消费者信心。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和尼尔森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1 月,消费者信心指数仅为99.9,为1991年开始调查以来最低。
从历史数据看,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大幅回落,都伴随着消费环比趋势的明显下降。
央行对储户的最新调查显示,2011年一季度,储户的消费意愿降至1999年调查以来最低。
央行3月16日发布的调查报告称,在当前物价、利率以及收入水平下,85.8%的城镇居民倾向于储蓄(包括投资债券、股票、基金等的变相储蓄及储蓄存款),仅有14.2%的储户倾向于“更多消费”。
去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速明显低于收入增速,也显示居民消费意愿不高。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同比增长14.9%,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而消费支出的实际增速为5.9%。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比上年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人均消费性支出仅实际增长6.4%。
“往往消费品零售价格涨得越凶的时候,消费就减少,特别是餐饮等日用消费开支,价格涨得太狠了,在外面吃饭等临时消费就减少了,反映在销售额上就明显放慢。”牛犁认为,这是中国消费的一个特点。
金银珠宝的消费,与通胀预期明显正相关。今年1月-2月,金银珠宝零售额增长51.4%,比去年12月提高3.7个百分点。
对于全年的消费前景,祝宝良认为,如果汽车和房地产市场这样下去,再考虑物价因素,全年消费需求会弱一些。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也认为,相对于去年消费的高速增长,今年消费可能略有放缓。
由于物价走势已经对消费增长产生影响,国泰君安证券将对2011年全年消费增长的预测,从19.8%下调至16.7%。
想认识全国各地的创业者、创业专家,快来加入“中国创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