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市梅林镇梅林村村民何玉莲种田打工两不误,一边种了5亩田,一边上班磨水晶,去年收入突破15000元。如今该市家门口打工的“何玉莲”们有8万,每年劳务收入近10亿元。
宁国通过扶持龙头加工企业,把厂房建到农民家门口,通过培训打造技能型农民,走出了一条农民不离土不离乡的致富新路。通过实施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编制主导产业发展规划,鼓励工商企业、个体户通过组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投资开发农业。其中以詹氏天然食品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山核桃产业军团和以中健竹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竹产业军团,带动当地万余名农民本地就业,农民人均年增收1100多元。目前,全市建立各类农产品基地10余个,总面积达到110万亩,各类农业协会50余个。
该市把努力提升农民的文化、技术、经营素质,作为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他们成立农民劳动力转移培训学校,先后培训学员6800人,为飞达集团、卓尔电器等本地企业培训合格人才。同时还启动“凤还巢”工程,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优惠措施,先后吸引4000名外出打工农民工回乡创业。青龙乡龙阁村的尹淑友2001年创办“康妍工艺布鞋厂”,如今产品已成功打入上海、苏州、北京市场,并解决了千余农村剩余劳力的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