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毕业生创业项目推介会引来2000多人 厦门日报讯 (记者 黄怀)昨天上午,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首次举行的大中专毕业生“1+1群”创业项目推介会上,四川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游物色着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他说:“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不容易,家里打算提供几万元的资金支持,如果有合适的创业机会想尝试一下。”
昨天上午,和小游一样有着同样想法的毕业生有2000多人,他们都是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打算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的。这次推介会主要针对大中专毕业生普遍存在的年龄小、社会经验少,对就业的认识和理解存在偏差等实际问题,共推出风典服饰、贝典家居饰品、3D网络游戏开发、浪莎集团产品等37个创业项目,其中绿贝馨苑手机衣服房间、藏羚羊文化、天一彩手机双卡通、薰子手工工坊等十多个个性鲜明、投资风险较小的项目颇受与会大中专毕业生的青睐。昨天上午,在推介会上签订创业意向的有337人,报名参加“1+1群”创业培训的毕业生有151人。
大学生创业的激情让人感到振奋,但也存在着不够理性的一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有的大学毕业生对创业选择从什么项目入手还比较困惑,有的毕业生的创业计划过于“宏伟”,如厦门某高校一名外贸专业的毕业生想打造一家国际水平的外贸公司,并且为自己的公司设置了总经理、副总经理、财务总监等完备的组织架构,当记者问到如何为这些人发工资时,这位毕业生不以为然地说“可以贷款嘛!”
厦门“1+1群”创业指导专家、厦门大学经济系周妙群教授介绍,创业分为机会型和生存型,机会型创业是有一定基础寻找更多更好的赚钱机会,而生存型创业只是解决自己的饭碗问题。她提醒大学毕业生创业应该从投资小、收效快的生存型创业项目开始,为机会型创业积累资金和经验。同时,就业和创业可以不必分开,在就业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某一行业和市场的了解,启发创业理念,培养创业能力,从而更加敏锐地寻找到创业商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