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总共达成17份协议 经过两天紧张有序的参观考察交流,昨天下午,“2006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石家庄考察交流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宾主双方共达成17份协议、50多项合作意向,成果颇丰。副市长张殿奎出席了昨日的签约仪式。
昨天上午,“2006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石家庄考察交流活动举行了此次活动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海外学人及我市各单位按类别分别组成创办企业、人才合作、投资、项目合作、求职五组进行自由洽谈。洽谈中,50多位海外学人将此行带来的300多个项目与我市各大园区、企业、投资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洽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磋商,共达成了17份协议、50多个合作意向,内容涉及信息、材料、人才合作、环保、电子等多个领域。此后举行的签约仪式上,美国环球影视公司与石家庄康家电动车公司,美国赫德森电气公司与石家庄河北蓄电池有限公司,海外学人陈静先生与石家庄VVR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海外学人朴立哲先生与河北微风集团有限公司,海外学人徐次刚先生与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进行了现场签约。
昨天下午,参加“2006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石家庄考察交流活动的海外学人们离开石家庄。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海外学人石家庄考察交流侧记
时虽隆冬,但我市亚太大酒店贵宾楼内却暖意融融。
昨天,“2006海外学人回国创业周”石家庄考察交流活动举行了分组洽谈。来自我市多家单位的负责人与海外学子以面对面交谈的方式朝着双方“共赢”的方向努力。
高山流水“觅知音”
我市此次报名参加活动的各园区、企业、投资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共计70家,项目总数达到350个,涵盖医药、化工、食品、电子、信息等26个行业领域。而海外学子们也将包括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医疗卫生等在内的300多个项目带到石家庄。
“我有两个很好的项目,但就是因为缺乏资金,不能投入生产。我们来参加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寻找投资者。”石家庄某研究所所长在投资组所在的会议室内直言不讳地说。他告诉记者,今天另外带来几位助手,希望通过“大面积撒网”的方式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他们表示一定不会放过这次难得的机会。
此时,在亚太贵宾楼900会议室内,寻求项目合作的双方代表或坐或立,或讲或听,将会议大厅挤得水泄不通。会场内一位年近70岁的老人尤其引人注意。他叫杨成凡,此次带来了“垃圾变能源”的项目。在会场的一角他拿着流程图给围观的人耐心讲解着项目的原理、成本等。他说:“只有拿出诚意来,才能让对方对我们的项目感兴趣。”
除了投资组与项目合作组外,人才合作、创办企业和招聘人才三个组的活动大厅内同样人声鼎沸。
政府“吐哺”学子“归心”
“这几天的活动,让我真切地感受到石家庄市政府踏实的工作作风。单昨天晚上的项目发布会就准备了几百个项目,先期工作做得非常好。同时,石家庄人民也非常热情。我们刚一踏上石家庄的土地,就被志愿者们的鲜花和掌声所感动。可见石家庄市政府和人民对与国际沟通的重视。”韩国仁川大学建筑学硕士徐东权颇有感触地说。他来石家庄打算投资房地产,刚刚踏进投资组所在的会议室就被我市的几家单位围了起来。
据了解,多年来,石家庄市政府对引进高级人才极为重视,并制定出相关的鼓励政策。不仅在生活方面给予保障,而且安排他们担任重要单位或项目的重要职务,保证高级人才在石家庄能“人”尽其用。
到活动结束时,我市17家单位与海外学子达成合作意向。与会者大多表示两个小时的活动时间太短,纷纷互赠名片,希望以后有机会加深交流与合作。 作者: 记者李云萍 见习记者戴丽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