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有“钱景”不再怕创业 本报讯(记者田玲翠陈惟)昨天,市就业促进中心发布的第二项创业调查显示,市场行行有“钱景”,年轻人不再惧怕创业。由于本市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38.7%的被访者对本市鼓励创业的氛围表示满意,2006年创业者与意向创业者认为创业氛围良好的比例分别达到46.2%和42.1%,分别比2005年增长19.6个百分点和17.6个百分点。
本市的创业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市场行行有“钱景”,不同领域处处藏商机。与往年人们对创业信心不足相比,此次调查表明,着手创业的市民对本市的创业环境充满信心。目前本市居民创业的涉及面大大扩展,在创业者或意向创业者中,选择加工、制造业(15.4%),住宿饮食旅游业(14.5%),信息、计算机、软件业(9.9%)等行业的人数最多。而浦东新区蝉联沪上最理想创业热土。调查显示,15.2%的被访者打算在浦东创业,继2005年后再次成为吸引力最大的创业经营地,南汇、黄浦、徐汇、嘉定紧随其后。
市民创业的规模仍以微小型创业为主。调查显示,从企业现有的员工数量来看,80%的企业不超过10人;从创业者与意向创业者的投资额看,打算投入的创业资金在10万元及以下的约占80.4%,10-50万元的约占16.2%,50万元以上的仅占3.4%;从企业的年经营收入看,50万元及以下的占87.7%,这说明,微小型企业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
年轻人不再惧怕创业,超过八成的市民对子女创业持认同态度。良好的市场创业环境,改变了人们对创业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简单要求子女就业,理解并在行动上积极支持子女创业的市民占27.1%,理解并给予精神支持的占56%,两者相加比例达83.1%。在创业者的被访者中,有近92%的人表示理解并支持子女创业,他们希望自己的“老板梦”能在下一代身上延续。
创业热引发创业教育热。调查显示,有71.3%的被访者认为在学校中应该开展创业教育,其中认为在大专院校开展创业教育非常重要的约占27.8%,认为比较重要的约占43.5%。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除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之外,被青年人视为21世纪应当拥有的第三本教育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