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宪梓:畅谈“金利来”创业史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香港金利来集团董事局主席曾宪梓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 姚勇摄)
本网专访曾宪梓:做一个不是共产党员的共产党员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回报祖国
曾宪梓1934年出生在广东省梅县的一个贫农家庭,父亲离家到泰国谋生。在曾宪梓4岁时,父亲因糖尿病去世了。1963年,曾宪梓离开广州取道香港前往泰国与亲友团聚,1968年举家移居香港并开始了艰苦的创业。
父亲去世以后,曾宪梓家里非常贫苦,十几岁才有机会读书。他回忆说:“我非常喜欢读书,我在中山中学读的书,国家一个月给我三块钱助学金。当时农民是没有什么收入的,一下子给我一个月三块钱,我永远都记在心里。我利用助学金读完了中学、大学。”离开祖国的时候,曾宪梓心情难以平静,感觉对不起党和祖国栽培,于是下决心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回报祖国,而且要终生回报祖国。他说,我以后所做的一切都是回报祖国,这样一种追求和理念始终是我人生中最大的动力。
在旅居泰国期间,亲属因财产问题发生争执,曾宪梓对祖父说,我是共产党、新中国栽培出来的大学生我可以用我的劳动和智慧创造财富,但是亲情是用钱买不到的,所以我和祖父保持亲情关系,放弃了所有遗产。祖父感动地搂着他的肩膀说:共产党培养出来的人就不一样。提及这段往事,曾宪梓自豪地回忆道:“我没有给共产党丢脸。”
经商之道:勤俭诚信
1968年,曾宪梓凭着仅有的6000港元的本钱,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几十年过去了,“金利来”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品牌。在商场驰骋,曾宪梓有着怎样的经商理念?
曾宪梓用四个字做了回答:勤俭诚信。他解释说,勤劳可以创造财富,节俭可以节约资金,诚信是商场里最需要遵守的原则。我经营的是小本生意,从领带小生意开始逐步做得大一点。在我创业之初我有一个想法,我要报效祖国,怎么报效祖国?首先要有经济基础。如果没有经济基础,怎么报效祖国呢?我从领带开始逐步发展,一直坚守“勤俭诚信”这四个字。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在社会活动、政治活动中我都遵循这四个字。他说,不管过去经商还是现在的商人,如果商人没有诚信终将是昙花一现,诚信是立足点,是根本。凡是做买卖的人都要守诚信。对金利来来讲诚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金利来能够在东南亚、香港、国内发展的这么好,在华人世界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很重要的就是诚信经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