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数码产品、名牌小家电、可透支信用卡 “开学经济”成高消费温床
名牌唱响
“开学经济”
开学在即,商家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商机。移动和联通营业厅早在开学前就“进驻”校园,摆出诺基亚、摩托罗拉、索爱等知名手机的打折专柜,还亮出横幅——仅凭学生证即可获得少则30元多则上百元的话费。手机多为800-2500元之间的品牌机,外观漂亮、功能多样,学子们纷纷解囊。
记者从大中电器、迪信通、鼎好电子商城等各卖场了解到,很多学生选择在新学年开始前添置数码设备。学生成了手机市场的购买主力。据大中电器广宣部的负责人介绍,近期来买手机的学生增多,销量较平时增长了48%。购买群体主要集中在外地来京和刚刚考入大学的新生,拍照、音乐功能仍然是学生选购的首要条件,以诺基亚、索爱两个品牌为主,价格在2000元左右的机型。此外,根据鼎好统计数据显示,学生买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的明显增多,销量大概比平时增加了20%左右。
记者在中关村海龙电子商城看到,尽管MP3、MP4的价格依旧雷打不动,没有出现太大降幅,但还是吸引了不少学生模样的顾客前来选购。一位电脑专卖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近段时间数码产品价格呈现下降趋势,因此不少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便不再将目光放在低端产品上,而是开始关注一些性能较齐全、售后服务好的品牌产品。临近开学,有不少学生前来购买电脑,他所代理的品牌笔记本电脑的日销售量就比前段时间增加了20%,主要价位集中在6000元左右。
不仅是手机,MP3、电子词典等电子产品也是一派旺销。adidas、NIKE等名牌经销商也在高校附近抢占摊位。一些大学生打着“学习”的旗号让家长为自己购买各种电子产品,事实上,这些“大件儿”十之八九不是用于学习,买电脑主要是为了能打CS、聊QQ,买MP3是为了听歌消遣。
“三大件”“新三样”
一个也不能少
传统的文具中小学生必不可少,而对于大学生而言,购物重点则主要是一些高端的电子产品,像MP3、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受到不少即将远赴异地就学的大学生的青睐,称之为“入学三大件”。与之匹配的各类数码产品,如U盘、移动硬盘等也成为高校“数码一族”竞相追逐的产品。
随着笔记本的普及,几种被称为“新三样”的笔记本周边配置也在热销。记者在网络论坛里查到被称为笔记本“新三样”的是笔记本两用背包、笔记本锁和笔记本散热器。记者从淘宝网、易趣网看到,这些升级换代的文具已崭露头角。书包增加了装笔记本的功能,这种背包的说明里写道,可以放14—15英寸的电脑。其特殊之处就在于有专用电脑存放夹层,还有地方专门放电源、鼠标等配件系统。长约1.5米的电镀钢缆线做成的笔记本锁也很特别:锁头是两把钥匙,只要把钢绳固定于固定物上,锁身从绳套中穿出,接到笔记本的锁孔,锁住锁头即可保证笔记本安全。
另外,其他笔记本的周边产品也是热门。包括笔记本散热器、变形金刚等各种图案的专用贴纸、笔记本键盘吸尘器等清洁专用产品也很受欢迎。数码配件产品几乎深入到了学习生活的各个领域。例如在学校观看演出、球赛需要的有照相功能的高倍望远镜、U盘的加密盘都在其列。
此外,宿舍的一些小家电也都在促销。例如能在5分钟内制冷到8.5摄氏度而且只需5伏电压的小冰箱,迷你空气净化器,这些都可以直接接到电脑上使用。这些产品基本都在200元以内,50元以下的小件占了绝大部分。
信用卡成
“开学经济”新宠
上周末,很多高校已经陆续开始办理新生入学手续。记者在校园里看到,推广银行信用卡的摊位已经在校园内摆开了架势。没有稳定收入的大学生,过去被视为可透支信用卡的申领禁区。但近年来,诸多商业银行为追求发卡量,纷纷把目光瞄向了大学生这一群体,在高校开学之际,在校园中设摊推广。由此还衍生出了一批以推销校园信用卡为盈利渠道的校园信用卡销售代理。
记者了解了多家银行的办卡信息,目前面向学生发放的信用卡,办卡手续非常简便,学生只需带上学生证、身份证就可办理。本科生持卡一般可透支3000元,研究生一般是5000元,无息透支时限最长可达50天。与在职的人员相比,并无消费额度的限制。
部分家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办理信用卡,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大学生开始大把花钱,入不敷出,养成“挥霍”的习惯,最后学生透支消费无力偿还,还得靠家长来买单。对此,一些高校的老师也对大学生使用信用卡无度的现象表示担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消费时更要增强自制力,量入为出、理性消费,将信用卡作为积累个人信用的工具,而不要为卡所累,成为“负翁”,更不要因为不合理用卡为今后的就业、消费等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记者手记
“开学经济”该刹车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学生买一些品牌、时尚的生活用品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学生一味地追赶潮流,追求高档的时尚文具,频繁地更换文教用品,而家长又纵容的话,就会促使学生们相互攀比,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同时也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如果每到开学的时候都要浪费一把,长此以往,便会形成学习用品“浪费周”。
由于相互盲目攀比而形成的校园贫富差距,是必须正视和重视的大问题。作为家长,面对商家搞的“开学经济”应该保持理性的消费观念,应培养孩子形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奢侈“装备”。要知道,这些所谓的奢侈“装备”非但不能在孩子的学习上助孩子一臂之力,还有可能成为助长孩子们校园攀比之风的“道具”!而作为学校,似乎也应出台一些限制个别学生在开学时高消费行为的措施。
“开学经济”是一种客观存在,“开学经济”火爆,折射出家长和学生的消费理性缺失。学生不良的消费观一旦养成,对社会的危害不言而喻。“开学经济”该刹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