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投资人向网商抛绣球
有了平台,有了信息流,还要有资金流,不仅个人网站在期待着风险投资,网商也是如此。如何拿到风险投资或者银行的钱,什么样的商业计划书最能打动投资人?风险投资考量企业的标准是什么?
一场由美国IDG集团亚洲区总裁熊晓鸽、软银亚洲投资基金首席合伙人阎炎和赛伯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敏三个投资人的对话开始了。
关于钱的对话永远是最吸引人的。台上指点江山,台下眼睛发亮。
主持人阿里巴巴B2B总裁卫哲单刀直入: ”IDG中的D就是数据赛富,富就是利润;赛伯乐,就是相人。“那么是不是代表了三个风险投资人在选择企业的时候会看数据、看利润、看人?这是一个有趣而准确的提问,甚至已把答案包含其中。
在谈到什么样的商业计划书能获得投资人青睐时,朱敏举了一个例子:”一个美国非常有名的投资专家,你去找他投资,先把名片递给他,然后他在名片反面写,如果他写满了你还没有讲完,那你就没有机会得到他的投资了。就是说你如果你的商业计划书太复杂了,写得越花哨,得到投资的可能性就越小了。“
而朱敏本人,就靠着能在名片背后写完的投资计划,拿到了”很多钱“。三人的共识是:赚钱的商业模式一定要简单。对话中,三个投资人也十分赞扬网商时代的来临,称网商这个领域是中国最有可能创造自己独特商业模式的地方,特别是优秀(如”十大网商“)群体,更引得投资人大抛绣球。
投资人的种种话语,不论是对现状的鼓励还是对未来的危机的担忧,都足以证明,投资人对网商生存发展的前景是充满期待的,正如马云所说:”中国的电子商务才刚刚起步,前方还有太多机遇和财富在等待着我们。“
电脑报观点:
网商阶层的财富机遇与危机
网商到底与传统商业有多大的区别?网络的商业优势与劣势在哪里?个人传统的零售渠道和网上零售是竞争还是互补?
一个商场里,46码的鞋一年可能就卖了十双,这样在有限的环境里面你不可能陈列它,但是在网上有些人就专做46码,这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但是你靠线下的一家实体店去覆盖,可能不靠谱。还有像价格优势、海量信息与无边界交易、数据的便利收集与解读等等,都是电子商务的”法宝“。
但是电子商务也有软肋。当一个领域越来越有利可图时,打它歪主意的人也会相应增加。你可以说阿里巴巴、淘宝是一个好的、有公信力的平台,但不能保证每一个店主都是诚信商家,正因为网络交易的虚拟性,骗子事件才层出不穷。虽然有像支付宝、消费者保护计划这样的线上保护机制,但信任危机仍然是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一个小小障碍。
另外,在最新出炉的《2007中国网商发展报告》中提到,个人网商普遍缺乏商务经验和管理经验,近六成(59%)的个人网商表示,由于欠缺经营管理知识而遭遇了发展瓶颈。76%以上的企业网商都表示非常需要电子商务营销人才的加入。(每周电脑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