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万市民创业博览会觅良机
精致的木雕工艺品近年来也很有市场。

手工艺品受到想家庭创业市民的欢迎。
西安晚报讯 昨日,我省首届创业博览会的第二天,寒冷的天气没有妨碍市民的热情,约2.6万市民来到博览会现场寻觅创业良机。
昨日一早,来自高新一家企业的王旭辉就赶到了创业博览会现场。“大学毕业后已经工作4年多了,一直都有自己创业的想法,昨天公司加班没时间来,所以今天起个大早赶紧来看看,主要想找个和电子有关的创业项目。”王旭辉一边说着一边从包里拿出纸笔,认真记录着会场内的一些项目信息。“我还专门带了相机来,希望能多留些资料,回去慢慢研究。”记录一些信息后,王旭辉又从包里掏出相机,对着展区里的项目展板不停地拍摄。记者注意到,博览会上,我市推出的涉及家政、手工艺、电子、环保、农业、餐饮、食品、旅游、保健、汽车等126个创业项目,在各地的展出项目中是最丰富的,受到参会市民的广泛关注。
据大会统计,截至昨日下午,展览会共接待2.6万市民参观。另据了解,在博览会首日结束的“创业就业携手行”大型人才招聘洽谈会上,共有4693名求职者和用人单位达成用工意向,其中,外来务工人员1145人,大中专毕业生2217人。洽谈成功的3156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598人,大中专毕业生1613人。
创博会·提醒
今天是创业博览会最后一天
免费创业培训请您参加
本报讯 由省政府主办,市政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承办的我省首届创业博览会,将于今日下午4时落下帷幕。
据了解,首届创业博览会8日开幕后,截至昨日下午,已有约6万市民入会参观。今日,是我省首届创业博览会最后一天,大会主办方希望广大市民抓住时机,到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参观创业博览会,寻找合适的创业项目。
据了解,在博览会最后一天里,位于曲江国际会展中心A馆二层的“SIYB创业培训”也将继续进行。专业的SIYB培训师将继续为有意创业的市民从如何产生创业想法、如何创办企业、如何改善企业、如何扩大企业四个方面,进行现场免费创业培训。同时,省市30多个相关职能部门,也将继续为市民提供创业政策咨询,宣传工商、税务、劳动保障等各个方面的创业优惠政策。
创博会·扫描
拍下致富经回家细细看
“过来人”故事备受关注
昨日,我省首届创业博览会进入第二天,梦想自己创业当老板的市民纷纷赶到会场,了解“过来人”的创业经验。在展厅中,钱俊冬、刘尊众等创业典型人物的致富经,成了最受市民欢迎的“创业指南”,大家都饶有风趣地看着介绍他们事迹的展板。
大学生:让梦想带来奇迹
钱俊冬,曾是一位因家庭困难而交不起学费的长安大学贫困学生,为了圆大学梦,他在校园当起了“倒爷”,结果发现校园其实存在大商机。
2000年9月,钱俊冬批发了几部随身听,拿到学生宿舍做了第一笔生意,净赚了300元钱。第一桶金让他尝到了自食其力的甜头。之后,钱俊冬就在校园里做起了各类小生意。两年后,钱俊冬和两位同学成立了校园信息服务中心,开展介绍家教、校园活动策划等业务。之后,又相继代理了校园卡、手机等推广业务。2003年8月,在西安高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在高新区注册成立了第一家在校本科生全资创业公司。他不仅替父母偿还了家里所有的债务,摘去了“贫困生”的帽子,圆了求学梦,而且还为事业的起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他的个人资产达千万元。
下岗工人:独辟蹊径成修脚明星
“修脚”是一个伺候人的活儿,又脏又累。可下岗工人刘尊众却凭着自己的努力,一连建起7家连锁店,成为西安下岗工人创业的一张名片。
刘尊众1998年下岗后发现修脚这活有市场能挣钱,于是便积极投入,这一干还真干出了不小的成绩。从最初拿280元钱,在幸福路上开一间小门店,到现在历经7年,他的修脚分店已经在全市开了7家。回想这7年,刘尊众感慨地说:“培训很关键,一定要到政府推荐的培训机构学习,真正掌握一技之长。”
市民群众:好好干,咱也能成功
展区里介绍的研究生学历的燕君芳靠养猪致富成为亿万富翁、靠卖凉皮挣大钱的贾亚芳等一系列创业成功榜样的故事,都深深地吸引了参会市民。
“看看人家,修脚能致富,研究生养猪也能挣大钱。所以说创业项目不分好坏,只要能让咱们劳动致富就是好项目。这些人就是咱的创业榜样,好好干,咱也能成功么!”在展馆里,专程从灞桥赶来的宋万平师傅说。有人一边看还一边嘴里默念着这些创业故事。来自长安韦曲的张民选看完还不过瘾,干脆拿相机拍下来。“这些创业榜样的故事很值得好好学习,尤其是他们的创业经验和致富经验,把这拍下来拿回去让亲戚也看看,让大家都能得到启发。”张民选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按着相机快门。文/记者宋洁李博海图/记者李福民魏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