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新疆德汇火灾给浙商造成5亿—8亿元的损失,受灾的浙江商户有近200户,人员涉及500多人。
半个月后,导报记者赶赴乌鲁木齐,亲眼见证受灾浙商发扬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积极自救、投入到二次创业中去的热情。
2008年1月2日,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区的德汇国际广场发生大火,大火导致5人死亡、1000多户商户的财产化为灰烬。
德汇国际广场是由温州商人钱金耐投资建设,其中的经营户大部分为浙江籍的商人,因此这次大火给在新疆创业经商的浙江商人造成了惨重的损失。根据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的不完全统计,“1.2”德汇火灾给浙商造成5—8亿元的损失,受灾的浙江商户有近200户,人员涉及500多人,其中大部分的受灾商户来自温州、台州、湖州、宁波、绍兴、金华6个地区。
由于受灾面广、损失严重,许多受灾商户的生产经营、生活都面临了诸多困难,这一情况也引起了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1月12日,省政协主席周国富代表省委、省政府赴新疆看望、慰问在“1.2”德汇国际广场火灾中遭受重大损失的浙江籍经营户。
1月20日,市场导报记者随同浙江省私营(民营)企业协会组织的慰问团,来到受灾浙商的身边。在乌鲁木齐,导报记者见证了大火之后,受灾浙商发扬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积极自救、投入到二次创业中去的热情。
大火之后浙商开始二次创业
1月20号之后,离德汇国际广场不远的新疆火车头国际采购基地陆陆续续迎来了一些新的商户,他们都是德汇国际广场火灾中的受灾商户。
“1.2”德汇火灾发生后,德汇集团用900余间店铺安置受到损失的商户。为确保直接经营者都拥有经营位置,安置办法是将童装、童鞋、玩具安置在火车头国际采购基地A、B栋;五金、日杂、百货、床上用品、劳保安置在国际轻纺城;眼镜、文体、饰品、化妆品安置在国际图书城。
导报记者在新疆采访期间,先后来到火车头国际采购基地和国际轻纺城,了解浙江经营户的安置情况。
浙商得到妥善安置
来自金华浦江的芮东波在火车头国际采购基地得到了一间铺面,现在他正在积极地装修,争取能够早日开门营业。
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芮东波苦笑着说:“虽然看着自己多年经营积累被大火吞噬,但既然火灾已经发生了,该自救就应该自救,不能一直沉浸在悲痛中。铺面这两天应该就能装修好,赶紧重新把生意做起来,不能干等着赔偿和等着别人帮助。”
同样来自金华浦江的徐云照,在火车头国际采购基地得到了一间不到十平方米的店铺,比起之前在德汇国际广场40多平方米的店铺差别很大。虽然有所抱怨,但徐云照同样还是把抱怨放在了一边,把重新恢复经营放在第一位。
“虽然德汇董事长钱金耐表态说‘砸锅卖铁’也要赔付,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兑现,但现在我们经营户都在等米下锅,哪怕先给一点点赔偿款也好,至少有了一点点的启动资金,就可以先运作起来。大火后,我身上背了200多万元的债务,也没有人愿意继续借钱给我,如果继续等下去,将是雪上加霜。”徐云照话中透着再次创业的渴望。
新疆浙江企业联合会的副秘书长王艳红告诉市场导报记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大部分的浙江经营户都已经在新的市场得到了安置。
导报记者了解到,虽然安置的情况并不能让所有人都十分满意,但大部分的浙商都已经陆续在新的市场忙装修铺面和备货,迎接即将到来的春节交易旺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