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2日,“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听证会”在京举行。(新华社记者王建华摄)
新华网北京2月14日电 (记者 张舵)沸沸扬扬的手机漫游费上限调整一事终于尘埃落定。2月13日晚间公布的漫游费上限标准新方案,不仅揭开了漫游费听证会留给我们的最大悬念,同时也为运营商和消费者之间新的博弈拉开帷幕。
新方案的直接影响
根据新的方案,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包括原来的长途费),主叫上限标准降为每分钟0.6元,被叫上限标准降为每分钟0.4元,不区分后付费和预付费用户。信产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改革与管理研究所副总工何霞指出,新方案与原先上限相比整体有63%的降幅。
但不少消费者认为,经过几年的发展,各地移动运营商均推出了不同降幅的漫游费套餐,现实中的漫游费水平很多与原有上限标准已经相去甚远,新的上限标准对现有资费套餐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呢?
近几年,中国移动旗下的各地运营商推出了不少针对国内漫游服务的优惠方案,基本上都冠以商旅套餐的称呼。记者发现,目前各地商旅套餐的资费水平基本上都在新的上限标准之下。
北京移动的08商旅套餐,68元到498元,通话计费从每分钟0.4元至0.25元不等;上海移动的商旅计划58套餐,58元档,差不多每分钟国内通话0.38元;而重庆移动的商旅计划中漫游通话费最高为每分钟0.5元。
河北移动去年推出的全球通奥运88系列套餐中,最低一档(58元)对国内漫游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0.49元,其他均在每分钟0.4元以下。广东移动从2007年开始将其用户国内漫游费全线降为每分钟0.49元,在一些商旅套餐中则给予更大优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