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冠博带,长襟宽袖,羽扇纶巾……汉服这个华夏民族的古老服饰,在大国崛起的新时代里开始了伟大的复兴。愈演愈烈的汉服热潮,越来越被国人认可和欣赏的汉服,也孕育着无限的商机。
文/本刊记者 路艳辉
揭开尘封的美丽
汉服是一个古老的新生事物,说其古老,是因为它几乎贯穿了中华古文明的历史长河;其新则在于“复兴汉服”的热潮还是最近两年的事。
当上海的情侣们开始在海南着汉服举行“中国式结婚”,当武汉的大学生们着汉服举行成人礼,当西安白领男女穿汉服过上巳节的时候,当北京出现第一家“汉服”餐厅:吃饭的人全部身着各色汉服,盘腿坐于榻上,在古琴和诵经声下就餐时。汉服热已然席卷了华夏大地。
更有甚者,有汉服爱好者还上书教育部,建议启用中国式学位服,并提供了以汉服为蓝本设计出的学士服、硕士服和博士服样式;一些民间网友则呼吁将汉服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颁奖礼服。
汉服者何?何以如此夺众人之爱?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顾晓鸣认为,汉服并非汉朝人的服装,而是汉族人的服装。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开始,华夏民族(汉代以后称汉民族)的服饰开始形成围合交领、人衣一体的独特风貌,此后虽然每个朝代都有变革,但其精髓是不变的——飘逸灵动,端庄秀丽,有垂坠之感,显华美气质。满族入关后,令汉人改服易发,汉服在外力的强制下,退出历史舞台。近现代以来,西风东渐,国人则是洋装在身,汉服更是成为一种尘封的历史记忆。
作为历史回忆的汉服为何今日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走进很多人的生活呢?对此,国学研究专家姚国华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国人开始更加强调他们对于自身的文化认同。用美国知名学者亨廷顿的理论来说:有些国家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初期往往是以“西方化”促进现代化,后期则往往是用cye.com.cn已取得的现代化成就促进“非西方化”和本土文化的复兴,其动力就是这些国家因国力强大而导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强,进而导致自身历史文化传统的回归。他认为最典型、最成功的例子就是日本,而中国则已经开始走向了本土文化复兴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