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在南非的历史很短,大部分人是在2000年后前往南非淘金,但是,这里的温州人没有打工的,个个都是自己经商当老板,他们精明能干,吃苦耐劳,又有经济实力,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据南部非洲温州同乡会会长黄建文介绍。2001年开始闯荡非洲市场的黄建文是一个典型的温州商人,与很多cye.com.cn在国外做生意的人一样,黄建文最早从事的也是贸易批发类生意,包括服装、皮鞋。“7年前我用了4个月的时间几乎跑遍了南非主要商业城市约翰内斯堡的所有批发城和商业中心,专门在非洲做了很详细的调查,了解当地人的着装特点。”几番斟酌之后,黄建文决定挥戈进入非洲经济“桥头堡”南非。
黄建文告诉记者,他当时在两个多月时间里,连续发出了20个柜,价值在800多万元人民币。结果销售情况竟然超乎预料,甚至几家连锁公司还找上门来。黄建文在南非一举成功,并从中看到了更广的商机。
“温州的这些商品因为物美价廉,有许多像我一样的温州商人都赚到了钱。”黄建文兴致盎然地向记者表示,南非是一个非常适合中国人开拓的大市场,这里轻纺产品几乎空白,全都进口,而且价格高,产品也比中国落后10来年,“温州制造”正好是南非市场最需要的,所以温州的传统产品迅速占领了南非这个大市场。
传统商品贸易处境尴尬
黄建文告诉记者,南非的市场虽然很好,机会也很多,但是,如果对当地的情况不了解,吃亏的也不少。南部非洲浙江商会会长、南非胡氏国际贸易集团董事长胡李明刚进入南非时就吃过这样的亏。
1999年11月通过在约翰内斯堡中华门的义乌人介绍踏足非洲考察,胡李明认准了南非,为此,他在2000年4月把在国内的积压产品运到南非销售,还向南非发了3个货柜的灯具、水暖产品、锁具、打火机和眼镜,由于他不懂英语,不通法律、财务、海关,一开始就被在南非的商人骗了,头一年亏了100多万元人民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