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民营企业特别是面广量大的传统行业企业,靠什么塑造发展与竞争的新优势?记者近日从省发改委等部门了解到,江苏不少民企纷纷将目光盯向了“创业投资”,一些高技术、高附加值、高风险的行业成了他们开拓的“热土”。
据了解,创业投资作为一种新型的以支持创新、创造、创业为主要目的投融资机制,能够克服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释放创新能量、实现自主创新的“转换开关”“催化剂”和“孵化器”,实现“产学研”的真正结合。投资人向这些有升值潜力的新兴企业提供资本,可获得丰厚的收益。但同时创业投资也是一项有风险的、组合的、长期的和专业的投资。它的目标是企业价值的增长,而不仅仅在于短期的盈利。
江苏华宏实业集团公司就将公司的业务范围扩展到了高新技术,该公司董事长胡士勇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公司总资产28亿元,主导产业有化纤、机械、化工等,多为传统产业。在集团发展越来越快的情况下,如何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是他考虑得最多的问题。为此,他们与以“海归”团队创建的凯路威集团共同投资,建立了江苏凯路威电子有限公司,这是公司一次大胆的迈出。其原因就是看中了在硅谷打拼多年的这个团队拥有全球领先的核心芯片技术,该芯片具有高安全、低价、可靠性高和容量大等特点,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极大优势,集团可以借此实现产品升级、企业转型。
作为获益者,无锡尚德副总经理解晓南表示,创业投资对无锡尚德的创立和发展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创业投资灵活的运作机制在无锡尚德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他认为,新型灵活的创业投资孵化机制催生了尚德,促成了目前中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的诞生,全方位的融资和资金支持服务平台壮大了尚德,完善的创业投资基金退出机制成就了尚德的海外上市。
“优质民企跻身创业投资,是投资模式的一次升级。”河海大学苏南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安文教授分析说,苏南民企创业初期,承袭了乡镇企业的领导体制、运营方式和要素框架,主要是填补国有经济退出的领域,靠劳动密集型、低端出口加工型确立竞争优势。民企二次创业和苏南模式提升的关键,在于经营思路的调整和资本结构的变化。跻身创业投资,意味着苏南民企已跳出铺摊子等传统扩张窠臼,步入新的资本裂变之路。她不仅可以为传统产业的进一步整合与快速发展提供动力,还可以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