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当前,能源供需矛盾尖锐,高油价即将成为一种常态。连日来,本报对油价上涨带来的影响作出观察。一个呼唤强烈传出,那就是——尽快开发替代能源。我们身边有哪些新能源值得关注,新能源离我们到底有多远?请看系列报道《“新能源”就在我们身边》。 “地沟油”,各类劣质油的通称,尤指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者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经过简单加工、提炼出的油。提起它,人们多是深恶痛绝。其流向江河,会造成水体破坏;食用,会破坏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甚至致癌。 然而,在省能源油料与生物柴油研究中心副主任黄凤洪眼里,“地沟油”却是难得的“宝贝”。 摇身一变成柴油 7月26日,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生物柴油加工中心。若不是亲眼所见,记者很难相信,黑黝黝、满是异味的“地沟油”能摇身一变,成为淡黄色、满带脂香的生物柴油。 工程师李文林边操作边告诉记者,一桶100公斤的“地沟油”倒进去,个把小时,加工端的另一头就可以接到8到12公斤的纯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含硫量低、含氧量高、闪点高,燃烧时二氧化碳排放量只有传统柴油的15%,而且不含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芳香族烷烃。与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更安全更环保,可应用于船舶、汽车等动力设备上。“整个油料所锅炉房以及主要机械都是使用生物柴油作燃料。动力强劲,由于燃烧充分,噪音还低呢。” 作为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生物柴油研究中心,目前已建起年产5000吨生物柴油的中试示范基地。黄凤洪副主任介绍,与美国等欧美国家使用豆油、菜籽油等“好油”加工生物柴油不同,我国的石油和食用油的对外依存度很高,进口均超过50%以上。因此,我国生产生物柴油的前提是“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利用包括“地沟油”在内的废弃油脂转化生物柴油是再好不过的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