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残奥会的召开,数字手语视频交流平台、同步手语播报和超大字体操作系统等残疾人用品纷纷亮相。这些成果代表了科技的进步,也将在日后服务更多的残疾人士。
残疾人用品需求广泛
“一名外籍女士坐在轮椅上手握遥控器,操控一只‘机械手臂’正在给自己倒水,随后又用叉子将水果送到自己嘴里。”这是《市场报》记者在“2008·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上看到的一幕。9月11日至13日,“2008·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共展出无障碍的设施、代步助行的工具、助视和助听的产品以及护理用品、康复器材、信息交流和家务辅具等上千种产品(大类)。
9月11日下午2点,《市场报》记者来到北京国际展览中心,看到2、3、4、5号展馆内布满了展位,几乎每个展位前都有许多残疾人、老年人及家属在咨询、试用产品,展商也都耐心地向参观者介绍。“这个轮椅很舒适,很方便,能够不在家人的帮助下站起来,”一位正在试用尼塔国际企业有限公司站立轮椅的张先生告诉《市场报》记者,“我父亲的脊髓有损伤,我是代他来看展览的,看了好几家的轮椅,感觉这家的产品最合适。”
“真没想到残疾人所需的用品种类这么多,涵盖了各类残疾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即使是同一类产品也有好多种,如轮椅就有电动轮椅、篮球轮椅、站立轮椅等,可以满足不同残疾人的需要,”博览会的工作人员向《市场报》记者表示。从盲人使用的触摸表、报时表到视力障碍辅具专家听书王,从多功能轮椅到假肢矫形器,这些产品不仅表明残疾人有满足自身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更反映出残疾人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强烈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