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有很多原因能让人记起2008年的秋天。但众多“奶妈”也许会记住,从这时候起,她们生意重新兴隆起来了。
形形色色的广告开始出现。由于事发突然,人们显然还没来得及想好自己心目中的“奶妈”有什么标准。
在北京,类似的招聘广告只是粗略地写着“要有爱心”。而一份看上去比较详细的“奶妈”招聘广告,则显得思虑更周到,除了要求“身体健康”、“家庭成员同意工作”、“上岗前需经过体检”这些要求以外,不忘加上一条“有大专以上文凭”。
不但过去冷清的生意开始好起来,“奶妈”的身价也猛增,据悉,一年前,比较昂贵的职业“奶妈”,月薪能到6000~8000元,而如今,一名“奶妈”只要拿出自己的本科毕业证来,每个月能赚到2万元。
即使是比较普通的“奶妈”,6000元的价格也是必需的。这个价格得到许多人的认可。要知道,在此之前,孩子一个月的口粮也要花上几千元,现在,多花点钱,买到的除了“母乳喂养”这样的健康概念,还有个心里踏实。
“现在大家都没有安全感。”一位家政公司老总如此评价道。而他的许多同行则不如他乐观,据报道,上海一家家政公司负责人一边观望,一边给出如下理由:作为商品的奶水,同样“涉及食品安全问题”,风险太大了。
一涉及“安全”,话题就紧张起来,而探讨“由谁负责”这一问题的记者,得到的答案也开始模糊和官样。工商部门的回答是,“相关法规并没有禁止家政公司开展奶妈业务”,劳动部门的相关人员则表示,“目前没有关于奶妈职业人员上岗方面的政策”。至于专家给的建议,和以前一样还是套话居多:“虽然母乳喂养需大力提倡,但雇用乳母必须十分慎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