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公益创业带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赋予了经济学更多的人性成分。尤努斯教授的美国导师勒根教授,也在其教学中引入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鲜明的社会学维度。尤努斯相信:“没有了人性的一面,经济学就像石头一样又干又硬。”经济学也必须具有深广的人文关怀,应该将关注的目标投向那些在传统经济学教科书中没有任何地位的贫困人群与弱势阶层。
在国外的大学里,之前也没有“公益性创业”的课程设置,学生们多半是通过学生社团学会公益性创业或者管理的。但在近些年,国外大学开始尝试将公益创业作为一个有效的社会变革过程介绍给社会服务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事实上,公益性创业在欧美的发展已近20年,而在中国对于这一概念的认识才刚刚起步。对于这一概念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非营利机构采用创造性的商业运作模式提升其社会价值,二是企业通过创造性地满足社会需要而提升其价值。
简言之,所谓的社会型创业就是社会组织(企业、非盈利组织等)在经营过程中,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创造性地融合的过程。
在此次论坛上,美国伊利诺大学厄本那—香槟分校教授、博士项目主任史蒂芬安德森认为,许多非营利性机构的管理者并没有商业方面的经验。“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思考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带来社会变革时,公益创业是一个极好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