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弱冠之年已是商界奇才,之后沉迷于资本运作,并在而立之年登上财富榜首位,如今却在种种谜团中成为阶下囚
上海的柳刚(化名)最近很不安,他在国美租了一个柜台卖通信设备,正准备再租个柜台把生意扩大些。如今,国美老总黄光裕被拘的消息却使他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一计划。
“国美这次会不会破产?我们真的很关心。”柳刚言语中透着一些焦虑。最终,他决定暂时不签第二个国美柜台的合同了,他认为,国美肯定会受到消息的负面影响。
自11月23日媒体报道黄光裕被拘后,传闻甚多,迷雾难散。26日,北京警方正式确认黄光裕因涉嫌经济犯罪被拘。28日,北京市公安局新闻办又证实,ST金泰的控股人、黄光裕之兄黄俊钦和中关村董事长许钟民因相同罪名正接受警方调查。
受影响的还有他们所在的公司——国美、金泰、中关村、三联商社无不受其牵连,或停牌、或大跌。
黄光裕,除了国美的当家人、财富榜首富之外,我们似乎知之甚少。在神秘面纱之后,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曾经的商界奇才
不可否认,首先被人们记住的就是他商界奇才的身份。
1985年,改革开放大潮尚未掀起之时,一个潮汕少年决定像其他同乡一样出去闯荡,他,就是黄光裕。那年,黄光裕才16岁,初中尚未毕业,带他出来的则是刚刚高中毕业的哥哥黄俊钦。
家境贫困的哥俩怀揣着从老家筹措来的4000元钱,选择内蒙古作为自己的第一站,寻找赚钱的商机。和同时代广东、福建商人一样,他们通过潮汕、深圳、广东的厂商关系贩卖当时的短缺物资。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兄弟俩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很快,颇具市场眼光的黄光裕发现,内蒙古市场太小,想去更大的城市发展。1986 年,黄光裕和黄俊钦就拿着在内蒙古赚到的第一桶金去了北京,在北京珠市口东大街420号承包了国美服装店。1987年1月1日,国美服装店正式开张,3个月后改名为国美电器,开始了黄光裕真正的创业之路。那一年,他年仅17岁。
1987年开始,黄光裕展示了他与众不同的一面。在当时家电处于卖方市场,有货不愁卖的情况下,黄氏兄弟仍决定走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而其他商家则是抬高售价、以图厚利。“其实当时有‘被逼’的成分。”黄光裕回忆说,“作为一家个体企业要想办法吸引客户,必须有自己的东西才行。”当时他想出的方法是薄利多销。在强大的国有电器商店面前,低价策略为小小的国美电器店带来了不少回头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