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健康受资本热捧
2007年3月的“2007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时任中国卫生部部长高强表示,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卫生部和商务部曾联合发文,承诺“鼓励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办合资医院,外资的股份最高可占到70%”。“外资医院如在中国提供医疗服务,中国政府对其医疗卫生的技术、治疗质量、医务人员的资质,肯定要依法严格监管。但对这些医院的经营管理,政府肯定不会干预。”
而在这一年,医疗器械及服务领域的投资热潮始终贯穿其间。2007年8月11日,中国医药外包服务企业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成功上市并引发资本市场的热捧,医药外包服务企业也变得炙手可热了起来。
此外,在中国刚刚起步的健康管理服务,虽处于稚嫩的阶段,却已经显示出极大的增长潜力。所谓健康管理,就是主动经营健康,是对个人和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目前在中国大陆地区仅有少数专业的健康管理机构,大部分为医院及体检中心的附属部门。这些机构同时存在独立运营与融合兼并两种趋势。据介绍,近几年来,卫生部主管下Cye.com.cn的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医师协会等组织,纷纷筹备成立或已经成立“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健康风险评估专业委员会”和“健康管理分会”。卫生部指导下的全国“健康管理师”培训和认证工作也已经开始纳入管理轨道运行。有专家预测,随着人们观念的逐渐改变,健康管理将替代昂贵的“诊断和治疗系统”成为疾病防控主流,而健康体检市场的净资产收益率达50%左右。而这些新兴的健康管理公司,它们的股权也日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
2007年1月,华平投资入股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商乐普医疗。同年3月,启明创投500万美元投资医疗设备研发制造与服务商上海伽玛星医疗。“我们主要看中两点,一是伽玛星公司的技术在世界上来讲也是领先的,所以也正在开拓海外市场;二是国内进行的医疗等改革将会有助于医疗市场的发展,会有比较好的机会”,启明创投董事总经理邝子平谈到投资原因时表示。
医疗器械行业是社会资本投资的另一焦点,虽然该领域的资金基本都是近二、三年投入进来的,如今却至少占到医药行业投资50%以上的比例。据了解,到2010年,国家对农村医疗体系建设投资预计将达到2000亿元,其中用于医疗器械的占到30%。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相关法规的完善,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进一步的快速发展。其中,家用医疗产品的市场潜力和进口产品替代所带来的商机已普遍引起投资者的注意,成为资本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的理想切入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