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宕起伏的2008年即将过去,伴随着中央以及各级地方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步步推进,中国经济正在走出阴霾,就在这一时刻,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进入了500天的倒计时。
正如专家所言,在此后的两年时间当中,中国将从奥运时间进入到世博时间。那么,上海世博会究竟能够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机遇,中国企业又将如何借势世博机遇走出转型的困局,各级世博会赞助商又将在世博营销上如何演绎精彩?
“商机,因为世博在这里汇聚”,立足财经媒体深厚的影响力,结合《华夏时报》新主流财经类报纸的特性,在上海世博局市场开发部的指导下,《世博汇》应运而生,旨在对上海世博会所带来的世博经济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和解读。同心同德,从今天起,《世博汇》将伴随世博经济、各级赞助商一同进入“世博500天倒计时”。
在“中国制造”得到了世界的承认之后,即将举办的上海世博会无疑又给了中国一个机遇,借助这个机遇,包括高端服务业、会展业以及文化产业在内的国内第三产业将获得巨大的发展,从而也将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
然而,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增长放缓,大量城市企业面临生存困境,即将举办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究竟能够起到多大作用?就此,《华夏时报》记者专访了长期从事中国城市化研究的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陈甬军。
世博会与中国城市化进程
《华夏时报》:早在2001年的时候,为上海世博会参会人数做调查报告的IDC公司曾做过一个预测,得出参会人数将为7000万,这个数据现在还在使用。但这个数据模型只预测了北京、上海、广州和30个省市的超大城市,县以下城市没有包括在内,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您如何看待这一数字?
陈甬军:我认为7000万人这个数字估计小了,因为仅仅是在世博会开展期间去上海旅游的人数,也是有相当规模的,我觉得远不止这个数字。
上海世博会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一个标志,对中国经济发展会发挥比较长的效应。与北京奥运会相比,第一,世博会展览的持续时间比较长;第二,举办地上海处于长三角的中心,这个地区是中国Cye.com.cn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中心。根据我们的统计,不以户口而是实际工作地计算,到今年年底将有45%的中国人口生活在大中小城市和各级城镇中,这个数字在2010年会达到50%,慢一点到2012年可实现。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在2020年会达到60%,2050年达到75%以上,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