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当人们纷纷捂紧钱袋子时,商家明显感到“寒意逼人”。但是,精打细算的“低成本生活”却让网店业如火如荼。大大小小的网店“掌柜”们在“寒冬”中“嗅”到了商机……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金融危机下网购从“时尚”到“实际”
“我现在已经很少逛街买东西了,我会直接上网购物,我算过了,这样更省钱。”在北京一家杂志社工作的闫小姐说:“网上的东西不仅种类比任何商店都齐全,你可以在同一时间“货比三家”,而且还能拿到很低的折扣,有很多物美价廉的东西。”
闫小姐还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上街购物的话,不仅要搭上更多的时间,还需要花费交通费。另外,选购时间长的话还需要喝饮料和吃饭。这样算下来,除去购物费用,成本在几十元到一百元不等。但是网上购物这些成本就可以完全避免,而且只需点点鼠标,等着快递送上门就行了。”
“我周围的同事、朋友,现在更多的选择网购,精打细算嘛,这样很实际啊!”闫小姐说。
“我家里从台灯、杯子到衣服、甚至女儿的文具都是我从网上买的,我现在已经是‘钻石’买家了。”西宁的万先生告诉记者。他说:“西宁地处青藏高原,跟很多大城市的发展还是有差距,许多品牌还没有进驻,但在网上,我可以与全世界同步消费。而且,我们的收入和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现在经济形势又不是很好,网购能买到很多物美价廉的东西。”
万先生向记者展示了花28元网购来的衬衫,他自豪地说:“这是我‘淘’来的,我的朋友看见都以为要100块钱以上呢。”
国内著名网络交易平台“淘宝网”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十一”期间交易额平均每天近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00%。国内著名调查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2008上半年网购市场发展报告》也显示,网购人群数已达到1.2亿。
每秒钟卖出48件衣服,每分钟卖出180双鞋,每天卖出21600只手机,这是淘宝网的最新报告显示。在目前的形势下,有更多的人倾向于选择具有价格优势的网购,这使得网络购物交易量不断被刷新,国内一些媒体甚至用“井喷”、“全民网购时代”等字眼形容目前网购的火爆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