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的鹿特丹市政厅内,由荷兰贸促会、鹿特丹市政府等联合主办的中国新春庆祝酒会吸引了400位荷中政商界人士。在觥筹交错互贺新年之余,大家谈论最多的是当前低迷的经济形势和应对措施。在荷兰人眼中,今天的中国虽然也受到全球大环境影响,但仍然充满商机。从政府官员到企业老总,许多人都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寄予厚望,希望从中国这个经济引擎的动能中借得一点“东风”。
“中荷经济息息相关……中国经济状况对鹿特丹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在当前特殊的经济形势下,我们应该加强合作,携手克服困难,”鹿特丹副市长马克·哈贝尔斯对记者说。他还说,作为欧洲第一大港的鹿特丹,多年来从欧中贸易飞速增长中获益良多。目前鹿特丹与中国之间的货运往来在鹿港总吞吐量中占很大比重,以集装箱为例,鹿特丹与中国之间的集装箱往来占港口集装箱总吞吐量的四分之一。
虽然遭遇危机,但鹿特丹对自身的长远发展很有信心,对中国的前景也很看好。鹿特丹市正在加紧“练内功”,为危机后的大发展做准备。哈贝尔斯说:“我们的港口仍在扩建。在危机时期,尽管大家的业务量都在下降,但我们要尽量增强在欧洲港口中的优势,增加市场份额。这样,我们与中国港口将有更多合作机会。”
除港口业务外,鹿特丹与中国在其他领域也有诸多合作。鹿特丹与上海市结为友好城市迄今已有30年,两市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十分密切。此外,鹿特丹今年将动工修建一座集办公、商贸、餐饮、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中国城——欧华城,哈贝尔斯希望此举能进一步吸引中国企业落户鹿特丹,推动鹿特丹市与中国的合作。
荷兰贸促会中国商会主席谢夫·范多雷马伦说,荷兰企业界一向重视发展对华业务,“看看今天酒会的爆满就能知道荷兰企业多么关注中国”。他认为,在当前形势下,荷中企业在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能源产业、医疗保险服务等领域可以加强合作。他说:“荷兰在这些方面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经验,中国则希望引进技术经验,荷中合作能互利双赢。就我所知,荷兰一些基础设施、能源和设计公司正在积极寻找与中国合作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