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召开的浙江省两会上,政协委员、团浙江省委副书记徐旭说,长期以来,受城乡发展差距、农村创业环境等客观因素影响,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新农村建设缺少有创业能力的知识青年问题日渐突显。
“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回到农村创业,成为城市的待业青年;青年农民工找不到工作仍然留在城市,成为城市的盲流青年;农村富余青年劳动力要么迫于生活压力‘逃离式’离开农村、要么成为农村闲散青年。”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浙江政协委员提出,应当优化政策环境,通过强化政府服务,引导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和留守农村青年,把农村作为创业的大舞台。
引导青年到农村创业就业,当务之急是要破除瓶颈制约。
据去年底与今年初团浙江省委对全省501名浙江籍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和678名浙江籍青年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意愿的抽样调查,其中43.9%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去农村发展,25%的青年农民工表示愿意返乡就业或创业。
“但调查同时表明,大学生毕业生、返乡青年农民工等群体认为到农村创业还存在许多制约的因素。”徐旭说。
首先是创业资金,在愿意到农村创业的被调查青年中,有90%的青年农民工和76.9%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最需要的是“启动资金”。资金短缺,一是自有资金积累不够。大学毕业生、返乡青年农民工、留守农村的青年自身积累较少,自有资金难以满足创业需要;二是融资渠道单一。由于普遍缺少可抵押物和担保,导致青年从金融机构获得创业资金贷款的机会较少,缺乏政策性的信贷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