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无需提供户籍证明,只要带着身份证明和毕业证书,就可到工商部门办理开办企业的注册登记。据了解,2月5日本报在《让大学生“零成本”创业》一文中介绍了本市工商部门推出的一系列促进就业新政策后,每天都有200至300名有意创业的大学生到工商部门咨询相关政策细则。昨天,本市工商部门又细化了8条促进就业的新政策,再次降低了创业者的门槛。其中,“零首付”注册的新政策,至少可让每个大学生创办企业时降低3万元的成本。(2月10日文汇报)
上海市针对创业者遇到的缺少经营资金和场地不足等难题,作出降低门槛的优惠政策,破解准入难题,改善创业环境,鼓励大学生们自主创业,进而促进就业。这确实是令学子们感到温暖的关爱之举,务实之举和长效之举。这一新政有“三大亮点”。
其一免收费用。新政策规定,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投资设立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有限责任公司,可“零首付”注册,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注册资本。这样每个大学生企业至少可降低3万元的创业成本。 为失业人员减免证照费。同时,提供免费企业登记公告服务。其二场地灵活。工商部门简化了新设立Cye.com.cn企业的产权登记手续,将原有的“三证”简化为“一证”。同时鼓励利用闲置厂房等场地办企业,破解了经营场地对创业者的制约。 其三“网开一面”。从事翻译服务、软件设计、网络技术开发、电子商务等不影响周边环境和公共安全的经营项目的企业,允许集中登记。对一些从事个人智力创作型和电子商务等行业的经营者,对经营场所依赖性较小,不需要独立办公地点的,允许在家中办公。
这“三大亮点”折射出上海市政府部门想创业者之所想,解创业者之所难的务实理念,而且他们在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后,还将加强后续服务,通过开展“走千家企业,送一片温暖”活动和实行“大学生创业跟踪联系”制度,开辟“绿色通道”、落实专人担任“创业联系人”,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事前指导、快速办结、定期联系等全程跟踪服务,这充分体现了积极创新,热忱服务的意识。由此联系到不少地方组织招聘会热热闹闹,而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末了就说“全是金融危机惹的祸”,还有精英建议大学生去当小商贩等不切实际的招数,务虚大于务实。面对就业困境的学子们最需要看得见、摸得着的举措,而非花拳秀腿的虚招,上海“零首付”新政策,让创业者轻装上阵,值得其他地方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