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从中央到地方密集出台了各项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对未能成功就业的人和有着创业梦想的人来说,经济、政策上的各项支持正是他们可以搭乘的自主创业的东风。
希望优惠政策助燃的创业热情不会被很快吹灭。因为创业者在项目选择、资金筹措等方面将面临许多现实困境。首先,现有的就业创业政策并不完善,事实上,无数有理想的青年对已有的政策并不十分了解,甚至不知道创办企业的基本手续。其次,创业服务有欠缺。如何选择创业项目,创业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寻找哪些帮助,许多创业新手也无从知晓。此时,创业者往往将责任推给政府,从目前来看,政府和社会在提供创业信息和创业指导、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年创业服务等方面做得的确不够细致,相应的服务机构也不够健全。再者,“资金瓶颈”也在“卡”人。一方面,普通企业取得政府资金的支持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财产抵押和担保,青年创业者很难从银行获取贷款。
创业不是难就业的后路。目前的创业鼓励政策是可被借力的东风,却不是创业“保证书”。在金融危机下点燃的创业梦想将实现得更为有价值。
本报记者 缪晨霞
大学生创业
享受利好 要“贼”心也要贼胆
本报联合中国大学生网就“大学生创业问题”进行的调查显示,近90%的大学生有创业想法。但有很明确想法的学生却不足30%,多数学生对创业仅是一种向往。
对于国家近期出台的鼓励创业的政策,近60%的大学生听说过,但没有具体了解,25%的大学生对此非常关注。此外,53%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形势危机中有“机”,可利用优惠政策创业;16%的大学生认为目前创业风险太大;55%的大学生认为金融风暴下创业的最大问题是资金。
采访中,记者发现多数学生有鏖战商海的决心和勇气,但很多学生表示,不知如何利用政府优惠政策。如何匹配自己所拥有的资源也是他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