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影响不断加深、就业面对严峻形势,代表委员纷纷建言献策————“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
出政策 多方扶持创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而创业则是创造新增就业的最好方式。
“创业是带动就业的最好方式。我们商丘是人口大市,有830多万人,去年商丘市搞了3个月的‘三大实践活动’,就是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开放、全民大创业。”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商丘市委书记王保存说:“创业对带动群众致富、保持经济增长、改善民生意义重大,我们推出了几项政策,凡是国家出台的鼓励创业的政策我们全部落实,在商丘的创业企业各种收费能减则减、能免则免;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设立了1500万元的创业发展基金,创业者可获得最高5万元的小额贷款,鼓励担保公司为创业者提供担保;提高相关部门的办事效率,为中小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同时,我们有5所职业技术院校,长期培训在校生超过4万人,政府还搭建平台,建立创业孵化园,为创业前的技术转化提供平台,目前,有上万人进入创业孵化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总经理张骏建议,有关部门可在帮助大学生减低创业成本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如把创业成本较低、操作性比较强的项目汇总、集合起来,然后把这些信息统一发布给大学生,让其创业时有所参考。
搞培训 提高创业能力
要想提高创业能力,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增强未就业人群的劳动技能水平,使劳动力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大国。
最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了首批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全国共有81家。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郭国庆认为,鼓励创业,带动就业,重点是给予资金支持和创业指导。要鼓励企业提供带薪实习计划,这样做一方面增加了应届毕业生的社会工作经验,有利于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不会过多增加企业人力成本,并可以培养储备人才,节省企业招聘的人力成本。此外,高校必须提高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更多培训课程,增强创业人群的素质和市场开拓能力。
“政府部门要加大社会公益培训力度,借助大专院校设立相关免费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为青年提供受教育平台。”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席王俊峰认为,“有关部门应与政府的劳动部门、社会的培训机构共同联手启动一系列的培训项目,引导青年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提升就业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