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企业使命:为了什么去“卖命”!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为了宣传他们的“企业使命”,搞了一套装神弄鬼的把戏。只是,讲政治讲得太洋气,为了教育市场可下了一番工夫。曾国藩不费那个劲,他宣传他的“企业使命”时,总是讲大家都听得懂的东西,四书五经改改就是,礼义廉耻,忠君爱国,这些中国人已经讲了几千年,拿起来就能讲,讲成真的就好。然后又拿太平天国的“企业使命”作为靶子,说他们讲基督教,不讲礼义廉耻,不讲忠君爱国,就是贼,是贼就当剿灭。于是,曾国藩的创业,就有了正当得不能再正当的道德理由,就有了让大家都愿意去“卖命”的“使命”。
三、商业模式:资金流是个大问题!
创业需要本钱,但创业之初往往很缺钱。可是满清董事会连一分钱都没给曾国藩。
这可怎么办?要知道,打仗是个很费钱的活儿。思前想后,最终还得自己救自己,自己想办法去挣!但现实远比想象的糟糕:江南各地的商铺大多已被太平军砸得稀巴烂,做生意的自然没法交税;农民都跑了路,农业税自然收不上来,人口税早年已经被废,即使收上来也是国税,得上缴的。 好在曾国藩是一个“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领导,这不,绞尽脑汁之下,方法果然找到了。于是,以曾国藩为首的管理层大力推广厘金制,也就是商品流转税,同时,曾国藩还成为了中国公路设卡收钱的鼻祖,据载前前后后笼共收来了银子10亿两之巨。
四、队伍建设:用人要用“玩命干”的!
要想创业成功,选人用人极其关键!曾国藩的湘军能够“逆风狂飚”,首先在于选对了人。且看曾国藩是怎么选人的:在中高管理层,他任命了一批郁郁不得志的书生文人。他清楚,野心勃勃的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在科举仕途寻不到出路时,打起仗来就会不要命,玩了命也要通过这条路出人头地。在普通士兵的选择上,他是只要农民、山民、土匪、地痞,城市出生的“小资”坚决不要。总之一条,要的都是敢玩命干的无产者。贫穷有力量,当兵有饭吃,给饭吃就玩命;打赢了有银子分,钱最能提升战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