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网络时代,也是一个网购时代。小到图书、衣服、化妆品,大到家具电器,凡是生活中需要的,几乎都可以在网上买到。 网购的疯狂,源于外地与本地商品巨大的价差。有一群人,他们把重庆的商场当场了“试衣间”,只试不买,记好选中的款式、品牌和货号,回家到网上捡“和”。
商场的售货员不但得白白为他们服务,有时候还不得不充当验货员:“麻烦你帮我看哈,我在网上买的这件衣服是真货不?”
面对这股潮流,商场该如何应对?
个案
重庆试穿北京买鞋
上周六上午10点,家住南岸的樊洁约了同事到江北逛逛。夏天到了,她想买一双皮凉鞋。同事张露喜欢玩手机,刚把新买的多普达钻石手机的上网功能摆弄清楚。
两人从远东百货一直逛到茂业百货,最后樊洁看上了FED的新款银色皮制凉鞋,小高跟穿上去显得脚很秀气。“鞋子倒是好看哦,可惜价格也好看得很。”樊洁把鞋底翻过来一看,贴在鞋底的商品标签上写着价格“599元”。
樊洁瘪瘪嘴:“好贵哦。”两人接着继续逛,逛来逛去还是只有这双鞋子更入眼。接连逛了江北的新世界、新世纪商场,发现那款新上市的FED新鞋子价格果然很坚挺,没有一点折扣。
张露一边溜达一边用手机上网查,可惜在淘宝网上,也没有这种鞋子的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