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中,诸多传统行业均受到严重影响,而新兴的创意产业却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然而,创业如何与创意结合?创意如何变成商品?国外青年创意企业家有什么成功的经验?8月4日,在英国驻沪领事文化教育处主办的“中英创意企业家交流活动”上,三位外方创意企业家代表与本土的创意企业家一起探讨中小型创意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
三位外方创意企业家代表中,AnnaHart主要从事产品设计,VickyBrophy曾多次在南欧等地组织动漫之夜展示动漫作品,Ruttikorn是一位玩具企业的负责人。她们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均为近几年英国及国际青年创意企业家大赛的获奖提名者。她们年轻充满活力,怀揣着对创意的热情,同时又熟知市场的运作和生存之道,并以此成功地创办了自己的创意企业且使之蓬勃发展。交流会上,这三位杰出的创意企业家分别从自己的领域出发,与中国本土创意企业分享自己在创意设计和动漫产业领域的成果、创业历程和项目运营经验。
英国室内设计创意企业家AnnaHart,目前成立了自己的室内设计工作室,并与英国法尔茅斯大学学院的设计总监合作创建一个新的家具品牌MARK。她对于商业运作的各个环节都有很深介入,并对流行趋势和市场趋势有着敏锐见解。她认为,创意企业家的工作是要把创意产品卖出去,创意企业家是把艺术家和市场连接起来的桥梁。对于创意设计师与品牌的关系,她表示虽然品牌对提升设计师知名度有一定作用,但创意企业家并不一定要把品牌当作最终追求,而应更多考虑影响和引领该产业的发展。
“把创造力装瓶销售,你就会变得非常有钱。”VickyBrophy以此鼓励有意进行创业的创意人士。“创意企业家需要具备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在创业起步阶段做好充足准备,可能面对资金、团队、灵感等多方面的困难。”她说。
来自泰国的Ruttikorn在玩具设计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并一直致力于通过益智玩具的设计开发来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除了进行儿童玩具设计和经营外,Ruttikorn还专门为盲童设计了适合他们的玩具,并花了大量精力投身于慈善项目,为残疾儿童设计满足他们需要的玩具。她表示,创意企业家也可以是那些在社会公益或非营利领域取得一定成绩的人。
|